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2YJAZH207)

作品数:6被引量:15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郑洪卢银兰邹荣更多>>
相关机构:广州中医药大学浙江中医药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广西社会科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药文化》《河南中医》更多>>
相关主题:岭南医学病机理论瘴气病因学术流派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历史地理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瘴气”观念的变迁及其对古代岭南生活意识的影响被引量:1
《广西社会科学》2017年第6期122-127,共6页郑洪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2YJAZH207)
"瘴气"是以南方多发疾病为客观基础,在经济文化落后、地域气候特殊和医学不发达的条件下形成泛化心理影响的一种医学文化现象。"瘴气"观念所包含的古代南方民众对自然气候环境的认识及应对,在传统医学知识背景下,发展成为南方地区的养...
关键词:瘴气 岭南 观念变迁 社会生活 生活意识 影响 
地域环境对中医学术流派发展的影响被引量:5
《中医药文化》2017年第1期29-32,共4页郑洪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古代瘴气的医学文化史研究"(12YJAZH207)
晋唐以前中国经济文化的重点在黄河流域一带,对疾病的医疗经验以北方为主。随着宋元以降,经济文化重心向东南转移,南方的地理气候及疾病对医家临床产生了重要影响,最终促使温病学说脱离伤寒而独立,成为中医学术发展的一大变化。这种变...
关键词:中医 学术流派 地域环境 
明代瘴病内虚病机理论及其对岭南医学的影响被引量:1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年第2期281-283,共3页邹荣 郑洪 
国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编号:12YJAZH207)
整理明代以前及明代医家对岭南瘴病病因病机的认识。明代以前医家认为瘴病病因为岭南特定的一种致病因素,为特异外邪,其发病病机常因山岚瘴湿侵袭人体所致,与湿热密切相关,且与患者体质有关。明代医家在前人基础上,转而重视从体质内虚...
关键词:瘴病 中医病机 岭南医学 湿热 内虚 明代 
岭南医学的瘴气病因和瘴湿病机理论被引量:7
《中医杂志》2014年第12期995-998,共4页郑洪 罗启盛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资助项目(12YJAZH207);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国中医药科技发[2012]27号)
古代瘴病流行于以岭南为主的南方地区。传统医学形成了有特色的岭南瘴病理论,包括瘴气病因理论和瘴湿病机理论,认为瘴气包含瘴毒和瘴雾,是瘴疠和寻常瘴等疾病的成因,其病机主要为瘴湿。瘴病理论对岭南医学养生防病、临床证治等方面产生...
关键词:岭南医学 瘴病 瘴气 瘴湿 
郑全望与《瘴疟指南》被引量:2
《河南中医》2014年第3期401-403,共3页卢银兰 郑洪 
201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编号:12YJAZH207)
《瘴疟指南》是明代郑全望撰写的专门论述辨治"瘴疟"疾病的著作,他以李待制《瘴疟卫生方》为基础,结合自己的经历见识,阐述了对该病的辨证施治观点,选用方药85条,在临床治疗上有较强的操作性。
关键词:《瘴疟指南》 郑全望 《瘴疟卫生方》 
略论古代瘴病文献对岭南医学理论研究的价值被引量:1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年第5期761-763,共3页郑洪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古代瘴气的医学文化史研究"(编号:12YJAZH207);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岭南中医学术流派传承重点研究室(编号:国中医药科技发[2012]27号)
瘴病多发于岭南,历代瘴病文献中有丰富的关于岭南环境对人体健康影响的分析。由于古代瘴病对应的主要病种疟疾在现代已很少应用中医药治疗,近年对瘴病文献的学术研究较少。但根据"异病同治"理论,对瘴病文献中的病因病机理论和证治方药...
关键词:瘴病 中医文献 岭南医学流派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