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省级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专项引导资金(BY2011155)

作品数:7被引量:28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陈亚平吴嘉峰董聪林丽陈世玉更多>>
相关机构:东南大学浙江科技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上海理工大学学报》《制冷技术》《锅炉技术》更多>>
相关主题:螺旋折流板换热器三分螺旋折流板换热器折流板三分螺旋折流板数值模拟更多>>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倾斜角对周向重叠三分螺旋折流板换热器性能的影响被引量:2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年第6期2133-2140,共8页董聪 陈亚平 吴嘉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276035;51206022);江苏省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专项引导资金资助项目(BY2011155)~~
对倾斜角为16°,20°,24°,28°,32°单头(即16°CO,20°CO,24°CO,28°CO和32°CO)和32°双头(即2-32°CO)6种周向重叠三分螺旋折流板换热器(coth STHXs)以及作为对比的弓形折流板换热器的进行数值模拟,并与已有的实验数据进行比较。...
关键词:三分螺旋折流板换热器 倾斜角 周向重叠 二次流 缺口泄漏 相邻折流板 数值模拟 
立式螺旋折流板冷凝器内制冷剂流型和换热特性的数值模拟被引量:4
《制冷技术》2016年第1期35-39,45,共6页郭亚 林丽 陈亚平 吴嘉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51276035;51206022);江苏省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专项引导资金项目(No.BY2011155)
通过数值模拟对比研究单、双头变角度三分螺旋折流板与变间距弓形折流板立式冷凝器的凝结换热性能。建立了设有挡液堰和疏液缺口的三分螺旋折流板立式冷凝器和弓形折流板立式冷凝器的模型,利用Fluent软件的混合模型模拟了蒸汽在上述不...
关键词:立式冷凝器 三分螺旋折流板 挡液堰 疏液缺口 冷凝 
立式三分螺旋折流板冷凝器的数值计算被引量:2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2014年第4期333-337,344,共6页林丽 陈亚平 吴嘉峰 齐隽楠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276035);江苏省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专项引导资金项目(BY2011155)
利用立式三分螺旋折流板冷凝器之倾斜折流板的疏液强化凝结传热是一种创新的改进.以数值模拟的方式,研究立式三分螺旋折流板冷凝器模型中倾斜折流板的疏液和螺旋通道内的流动汽液分离对凝结换热强化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凝结换热效果随...
关键词:立式冷凝器 三分螺旋折流板 数值模拟 凝结换热 液膜 
螺旋折流板换热器在发电厂应用的可行性被引量:3
《锅炉技术》2014年第3期1-5,22,共6页陈亚平 董聪 林丽 吴嘉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276035;50976022);江苏省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专项引导资金项目(BY2011155)
性能试验和数值模拟计算都表明,三分周向重叠螺旋折流板换热器是一种适合正三角形布管的自然分隔、可抑制逆向泄漏、零件较少、且其壳侧换热系数和单位压降的壳侧换热系数指标较高的结构型式。不仅可应用于发电厂的油冷却器、闭式冷却...
关键词:螺旋折流板换热器 三分螺旋折流板 周向重叠 立式给水加热器 螺旋折流板加工 
阻流板对轴向搭接螺旋折流板换热器流动和传热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1
《机械工程学报》2014年第6期135-140,共6页董聪 陈亚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976022;51276035);江苏省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专项引导资金(BY2011155)资助项目
对倾斜角为36°的X型缺口是否采用阻流板堵死的4种轴向搭接螺旋折流板换热器的流动和传热性能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其中4种方案均采用三分螺旋折流板,正三角形布管且螺距近似相同,分别为无阻流板(36°MO)、最外侧一条缺口堵死(36°MOB1)、...
关键词:三分螺旋折流板换热器 数值模拟 中间轴向搭接 X型缺口 阻流板 
周向重叠三分螺旋折流板换热器性能比较被引量:4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第4期793-797,共5页董聪 陈亚平 吴嘉峰 操瑞兵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976022;51276035);江苏省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专项引导资金资助项目(BY2011155)
对采用正三角形布管且螺距相同的4种螺旋折流板换热器方案,即倾斜角为20°三分周向重叠(20°TCO)、倾斜角为18°四分周向重叠(18°QCO)、倾斜角为18°首尾相连(18°QEE)以及螺旋角为18.4°的连续(18.4°CH)螺旋折流板换热器的流动和传...
关键词:螺旋折流板换热器 三分折流板 四分折流板 连续折流板 相邻折流板周向重叠 
用于余热回收的三压力氨水动力循环的热力性能被引量:5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第4期659-663,共5页陈世玉 华君叶 陈亚平 吴嘉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976022);江苏省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重大科技支撑与自主创新)专项引导资金资助项目(BY2011155)
为了提高低温余热动力回收系统的吸收驱动力和增强蒸发器抗低温腐蚀的能力,提出了三压力氨水吸收式动力循环(3p-AWPC).在卡列纳循环的基础上,添加了一个预热器,以分离器出口的稀溶液加热来自高压氨泵的工作溶液.采用Schulz方程、质量与...
关键词:动力循环 卡列纳循环 氨水 三压力 热力性能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