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830208)

作品数:8被引量:53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舒德干张志飞韩健郭俊锋张兴亮更多>>
相关机构:西北大学长安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更多>>
相关期刊:《自然科学进展》《沉积学报》《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更多>>
相关主题:纽芬兰后口动物寒武纪大爆发动物寒武纪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Dimorphism of Bivalved Arthropod Branchiocaris? Yunnanensis from the Early Cambrian Chengjiang Biota, South China被引量:2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2016年第3期818-826,共9页WU Yu FU Dongjing ZHANG Xingliang Allison C. DALEY SHU Degan 
financed by the Major Basic Research Project of the Minist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Grants 2013CB837100, 2013CB806400);the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Grants 41202007, 41272019 and 40830208)
The bivalved arthropod Branchiocaris? yunnanensis Hou, 1987 is redescribed on the basis of new fossil material from the early Cambrian Chengjiang biota, South China. In total, 81 specimens have been examined. The car...
关键词:ARTHROPODA Branchiocaris DIMORPHISM ONTOGENY Chengjiang biota 
A venomous arthropod in the Early Cambrian Sea被引量:2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2011年第15期1532-1534,共3页FU DongJing ZHANG XingLiang SHU DeGan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40872004,40925005,40830208 and 40802011)
A number of recently evolved animals possess poison glands for feeding and/or defense.However,examples of such animals are rare in the fossil record.We report a fossil arthropod Isoxys curvirostratus from the Early Ca...
关键词:节肢动物 有毒 化石记录 澄江生物群 食肉动物 生态系统 寒武纪 附属物 
峡东水井沱组顶部微体骨骼化石初探被引量:13
《古生物学报》2010年第4期511-523,共13页汪洋 李勇 张志飞 
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科技部专项经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072017,40702005,40830208);国家基础发展规划项目(973)(2006CB806401);全国博士学位论文作者专项资金资助项目(FANEDD)资助
报道湖北宜昌地区寒武纪早期水井沱组顶部灰岩中赋含的壳体动物群及一些骨骼化石,主要包括软舌螺、腕足动物、开腔骨类骨针、海绵骨针、原始赫兹刺、阿纳巴管、管状微体化石、单板类、古杯类等。初步研究认为软舌螺可归属为2纲3目8科9...
关键词:微体骨骼化石 软舌螺 腕足动物 水井沱组 寒武纪 
湖北宜昌纽芬兰统岩家河组结核的特征及形成过程被引量:5
《沉积学报》2010年第4期676-681,共6页郭俊锋 李勇 舒德干 韩健 张志飞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0830208;40902007);国家"973"项目(批准号:2006CB806401);长安大学基础研究支持计划专项基金(批准号:CHD2009JC018)联合资助
报道了湖北宜昌纽芬兰统岩家河组中的硅磷质结核。X-衍射分析表明结核内部磷质含量较高,而外部硅质含量较高。镜下研究发现其内部常呈疏松状,且富含小壳化石和蓝菌类化石,表明在结核的形成过程中,小壳化石和蓝菌类化石起着十分重要的作...
关键词:硅磷质结核 微生物作用 纽芬兰统 岩家河组 湖北宜昌 
湖北宜昌寒武系纽芬兰统岩家河组中的蓝菌类化石被引量:6
《微体古生物学报》2010年第2期144-149,共6页郭俊锋 李勇 舒德干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批准号:40830208;40902007);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批准号:2006CB806401);长安大学基础研究支持计划专项基金(批准号:CHD2009JC018)共同资助
本文报道了产于湖北宜昌寒武系纽芬兰统岩家河组中的蓝菌类化石Girvanella sp.,从而丰富了我国寒武系底部蓝菌类化石的新产地。文中还讨论了蓝菌类化石的保存方式和蓝菌类在硅磷质结核的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关键词:蓝菌Girvanella 岩家河组 纽芬兰统 寒武系 宜昌 湖北 
再论寒武纪大爆发与动物树成型被引量:19
《古生物学报》2009年第3期414-427,共14页舒德干 张兴亮 韩健 张志飞 刘建妮 
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40830208);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科技部专项经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2006CB806401);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研究项目联合资助
显动宙(也译为显生宙)创新大爆发导致了动物门类的幕式出现,并非"瞬间"或"同时发生"。狭义寒武纪大爆发代表三胚层动物的首次大辐射,包括2大幕(不宜定义为"序幕"和"主幕"):第一幕为"小壳幕",规模较大,基本完成了原口动物亚界中触手担轮...
关键词:寒武纪大爆发 最古老后口动物 古虫动物门 昆明鱼目 华夏鳗 长江海鞘 棘皮动物始祖 云南虫类 
寒武纪大爆发与动物树的成型被引量:9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2009年第2期111-134,共24页舒德干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0830208);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06CB806401);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项目(PSRIRT);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项目
由"真动物"构成的动物界(不包括海绵)通常被划分为双胚层动物、原口动物和后口动物3个亚界。寒武纪大爆发经历了爆发的前奏—序幕—主幕3个阶段,其中后两个阶段处于早寒武世初期(依次以小壳化石的首次辐射和澄江动物群爆发为代表),另一...
关键词:寒武纪大爆发 动物树 澄江化石库 后口动物亚界 古虫动物门 脊椎动物起源 
原锥虫属(Protoconites Chen et al.,1994)在湖北三峡地区纽芬兰统(Terreneuvian)岩家河组的发现被引量:8
《自然科学进展》2009年第2期180-184,共5页郭俊锋 李勇 韩健 张兴亮 张志飞 欧强 舒德干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40830208;04062003;40702005);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批准号:2006CB806401)资助项目
在湖北三峡地区纽芬兰统岩家河组小壳化石Ⅰ、Ⅱ组合之间发现了大量锥管状宏体化石,化石体呈平面压扁的平滑圆锥管状,锥体长4—21mm,始端尖细向口端逐渐扩散,扩散角为13°—25°.锥体口端直径宽1—7mm,锥体始端平直或略有弯曲.锥体表面...
关键词:原锥虫属 岩家河组 纽芬兰统 湖北宜昌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