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4Y072)

作品数:3被引量:0H指数: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郭巧云曾艳更多>>
相关机构:荆楚理工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人民论坛(中旬刊)》《牡丹江大学学报》《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主题:和谐社会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刑事被害人和谐社会视角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3
视图:
排序:
论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的基本原则
《牡丹江大学学报》2015年第2期114-116,共3页郭巧云 
2014年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我国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4Y072)
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的基本原则为该制度的具体规则提供基础的综合性原理,是补偿制度的核心,包含条件限制原则、补偿适度原则、补充赔偿原则、及时便捷原则、公开公正原则以及货币支付原则。
关键词: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 基本原则 权利救济 权利保障 
和谐社会视角下我国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的构建刍议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2期61-63,共3页曾艳 
2014年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我国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4Y072
在当今社会中,刑事案件时有发生,刑事被害人由此成为一个十分特殊的群体,这个群体逐步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与重视。究其根本原因是,很多刑事被害人由于未能获得应有的补偿,导致了生活陷入困境,这极不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发展。针对这一...
关键词:和谐社会 刑事被害人 补偿制度 
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价值分析
《人民论坛(中旬刊)》2014年第4期130-132,共3页郭巧云 
2014年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我国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4Y072
价值取向体现了国家设立该制度的内在动因和对该制度产生一定社会效用的期待。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的价值取向有独特的内涵,具有协调国家与个人的关系、均衡保障人权、促进社会和谐、实现刑罚轻缓化以及恢复社会正义等价值。
关键词:刑事被害人 国家补偿 人权保障 恢复正义 和谐社会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