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6XSH009)

作品数:7被引量:18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路小昆孙英覃馨刘文杰更多>>
相关机构:中共成都市委党校成都市委党校纽约大学成都行政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成都行政学院学报》《四川行政学院学报》《天府新论》更多>>
相关主题:失地农民农民市民化市民化城乡一体化能力贫困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城郊集体经济与农民市民化——金牛区发展农转居社区集体经济的思考被引量:1
《理论与改革》2009年第5期139-142,共4页孙英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06XSH009)"城市郊区农民市民化问题研究--以成都为个案的实证分析"的成果之一
如何缓解中国特有的挤压式农村劳动力转移方式对农民市民化的风险和压力,使农民市民化之路更为顺畅,是统筹城乡发展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成都市金牛区在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将工业化、城市化与农民市民化结合起来,探索走出一条由政府...
关键词:农转居社区 集体经济 农民市民化 
论农村土地制度的创新被引量:1
《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6期65-67,共3页覃国良 路小昆 覃馨 
2006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城市郊区农民市民化问题研究--以成都地区为个案的实证分析(06XSH009)的阶段性成果
城乡二元的土地制度阻碍了农民阶层的社会流动,是农民转型的体制障碍。改革农村土地使用制度和土地征用制度,推进农地经营权流转,尝试建立土地共同基金,是促进城郊农民市民化的现实选择。
关键词:土地 农民市民化 制度创新 
城郊农民社会资本模式解析——以成都城郊农民为例
《天府新论》2007年第6期49-52,共4页孙英 
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项目(06XSH009)"城市郊区农民市民化问题研究--以成都为个案的实证分析"的成果之一
社会资本是一种资本的特殊形态,其基本内涵包括有互助、信任、社会准则、共享、参与以及关系网络等等。在城乡二元体制下,农民与城市市民拥有不同的社会资本模式,而城市化进程使城市近郊的农民在现代城市文明因子的浸润下,其传统社会资...
关键词:社会资本 城郊农民 失地农民 市民化 
资源剥夺与能力贫困——失地农民市民化障碍分析被引量:11
《理论与改革》2007年第6期75-78,共4页路小昆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城市郊区农民市民化问题研究--以成都地区为个案的实证分析>(06XSH009)的成果之一。
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快速推进的时期,整体考虑和解决农民市民化问题是统筹城乡发展中的重大课题。城市化是改变农村土地利用方式的过程,也是城乡资源的价值发现过程。在现行制度安排下,城郊农民在失去土地的同时未能实现资源替代,由于资源...
关键词:失地农民 市民化 土地 可行能力 
非均衡利益格局中的农民市民化问题——基于“可行能力”视角的分析被引量:4
《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07年第6期10-12,共3页路小昆 
作者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城市郊区农民市民化问题研究--以成都地区为个案的实证分析>(06XSH009)的成果之一
非均衡利益格局中的城乡资源重组使农民的利益受到损害,其直接后果就是严重削弱了失地农民在新的经济社会环境中自我发展的可行能力,从根本上制约了他们向城市社会转型。改变失地农民群体的不利地位和失利状态,实现资源替代和能力扩展,...
关键词:利益格局 农民市民化 可行能力 
成都城郊失地农民就业特点以及向市民身份转变的思考
《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94-97,共4页刘文杰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城市郊区农民市民化问题研究--以成都为个案的实证分析"的成果之一
成都城郊失地农民就业有三大特点:技术含量低、工资待遇低、稳定性较差,导致失地农民向市民转变面临难题,必须寻找新的路子、新的思路促进失地农民转化为市民。
关键词:成都市 三农问题 失地农民 就业 调研报告 
全面推进城市化 主动融入大都市——成都市中心城区城乡一体化工作调研报告被引量:1
《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41-43,共3页路小昆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城郊农民市民化研究--以成都为个案的实证分析>(06XSH009)的阶段成果。
成都市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值得重视的成就和经验。本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概述成都市中心城区城乡一体化的主要工作,探讨实践中提出的一些问题,并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成都 中心城区 城乡一体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