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0BZS035)

作品数:5被引量:13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何文平更多>>
相关机构:中山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学术研究》《近代史学刊》《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近代史研究》更多>>
相关主题:盗匪匪患清末民初社会秩序社会流动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政治法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林瓜四之死:清末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匪患与社会危机被引量:2
《近代史学刊》2014年第1期1-22,共22页何文平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近代匪患与社会危机应对机制研究”(10BZS035);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晚清军事变革与地方社会:以广东为例”阶段性成果
清末珠江三角洲地区匪患加剧,盗匪与会党力量结合,从港澳购进大量武器,形成强大势力,既为反清力量所利用,也破坏基层社会秩序,大大削弱了地方政权的控制力,造成严重的社会危机。在会党、革命党人不断起事的压力下,匪患已成为统治者的心...
关键词:清末 珠三角 林瓜四 盗匪 社会危机 辛亥革命 
民初广东民主政权建设与新兴政治精英的困境被引量:1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期10-18,共9页何文平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近代匪患与社会危机应对机制研究"(10BZS035)阶段性成果;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中山大学2010年度)阶段性成果
辛亥革命后,以同盟会(国民党)为代表的革命党人作为新兴政治精英,崛起于中国政治舞台。他们坚持以孙中山先生"三民主义"为指导纲领,积极推进民主政权建设。但是,广东社会动荡的复杂背景,以及资产阶级自身的局限性,使得民主政制的推行遭...
关键词:民主政权建设 政治精英 广东 民初 民主政制 革命党人 同盟会员 地方主义 
清末民初的粤港澳流动与广东社会秩序——以匪患为例被引量:5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4期46-57,共12页何文平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近代匪患与社会危机应对机制研究"(10BZS035);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晚清军事变革与地方社会:以广东为例"
粤港澳地理上相连,居民习俗相同,来往频繁,近代以来一直保持着密切联系。但自西方殖民者控制后,港澳变成不受中国法律约束的特殊地区。清末民初广东盗匪利用粤港澳之间的流动性购买先进的武器,且将港澳变成策划行动的重要基地和躲避官...
关键词:粤港澳 近代 社会流动 盗匪 社会秩序 
从绿林首领到市长——清末民初革命中的李福林被引量:2
《近代史研究》2011年第6期37-51,共15页何文平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0BZS035);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08I-04)阶段性成果
绿林出身的李福林结识孙中山后加入同盟会,成为辛亥革命时期广州地区民军首领,为广东光复做出积极贡献同时,也为自己赢得出路。但在革命转入低潮时,李福林却见风使舵,一度疏远孙中山的革命阵营,与龙济光合作。在受到桂系军阀的排挤后,...
关键词:孙中山 李福林 广东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地方势力 
民国初年广东的盗匪与地方社会——一种“非法”武力权势的形成被引量:4
《学术研究》2011年第5期109-116,共8页何文平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近代匪患与社会危机应对机制研究"(10BZS035);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清末民初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治安问题与社会应对"(08I-04)的阶段性成果
民国初年广东盗匪力量进一步发展,通过"兵匪流动"、"藉匪自救"等途径,盗匪集团依靠武力在地方形成了小范围的割据,甚至公然挑战或排挤政府、军队在地方社会的"合法"权利,演变为一种实际上的地方权势,成为广东地方社会控制体系的一部分...
关键词:民国初年 盗匪 武力化 地方权势 社会控制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