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0YJA820047)

作品数:9被引量:26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李海滢王立峰朱志峰刘洁更多>>
相关机构:吉林大学吉林省社会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长白学刊》《齐鲁学刊》《当代法学》更多>>
相关主题:《罗马规约》基点国际刑法学国际刑法国家刑事赔偿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罗马规约》中的“间接正犯”与“指挥官责任”——以巴希尔案为研究视角被引量:2
《刑法论丛》2014年第2期407-425,共19页李海滢 刘洁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国际刑法学研究的困境与出路:以中国为基点的思索”(10YJA820047);吉林大学青年学术骨干支持计划“涉外腐败犯罪刑事司法合作机制研究”(2012FRGG09)
国际刑事法院对现任苏丹总统巴希尔提起控诉并签发逮捕令,在国际上引起轩然大波。国际刑事法院运用"间接正犯"作为唯一的责任理论,控诉巴希尔操纵下属实施犯罪行为,以此追究巴希尔的个人刑事责任。分析以往的案例,检察官更多地使用"指...
关键词:巴希尔案 《罗马规约》 个人刑事责任 间接正犯 指挥官责任 
试论国际刑事法院对维和人员犯罪的管辖被引量:4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3年第4期19-25,共7页李海滢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0YJA820047);吉林大学青年学术骨干支持计划(2012FRGG09)
联合国维和人员在维和过程中实施的犯罪行为,不仅严重侵犯了受援助国家或地区的平民的人权,而且损害了维和部队的整体信誉并给维和行动的未来发展带来消极影响。依据《罗马规约》,维和人员的犯罪行为可以构成国际刑事法院管辖的核心罪行...
关键词:国际刑事法院 维和人员 人权 管辖 《罗马规约》 
中国反腐败对外刑事司法合作的拓展——对“中行开平案”与“厦门远华特大走私案”的反思
《社会科学战线》2013年第6期224-226,共3页李海滢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0YJA820047);吉林大学青年学术骨干支持计划项目(2012FRGG09)
"中行开平案"涉案金额巨大、"厦门远华特大走私案"涉案人数众多,使这两个案件备受国内外关注,其影响亦远远超出案件本身的刑事意义。两案虽然历时久远并颇具波折,但其经验为我国反腐败对外刑事司法合作的发展提供了诸多启示,也给我们留...
关键词:腐败 刑事司法合作 中行开平案 厦门远华特大走私案 
国际刑法学科发展的瓶颈与出路——以我国20所法学权威机构为调查对象被引量:1
《当代法学》2013年第2期41-48,共8页李海滢 梁翔宇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国际刑法学研究的困境与出路:以中国为基点的思索"(10YJA820047)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国际刑法学作为一门学科在我国始终未获得应有的发展。这不仅桎梏了国际刑法学研究的深入,而且严重影响国际刑法专业人才的质量。目前看来,制约国际刑法学科发展的瓶颈主要存在于学科定位、科研队伍建设、课程设置和后续人才储备等四个...
关键词:国际刑法 国际刑法学 交叉学科 学科发展 
以“寻租理论”为基点的反腐策略分析被引量:2
《长白学刊》2012年第5期81-84,共4页朱志峰 李海滢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国际刑法学研究的困境与出路--以中国为基点的思索"(10YJA820047)的成果
近年来,寻租理论为我国探寻腐败根源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同时也为研究反腐策略提供了新的维度,即规范政府职能,消除制度租金;强化监控机制,堵塞寻租渠道;完善惩戒制度,加大寻租成本。
关键词:反腐败 租金 策略 寻租理论 
执法正义:法治政府的价值理念被引量:4
《社会科学研究》2012年第5期85-90,共6页李海滢 王立峰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国际刑法学研究的困境与出路:以中国为基点的思索”(10YJA820047);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公平中的地位和作用研究”(GH11002);吉林大学“211工程”项目
建设法治政府不能仅仅局限于制度建设,更要强化价值理念的认同。执法正义是法律正义的基本要义,也是法治政府的价值理念。政府执法的正义诉求源于行政执法的基本特点:自由裁量空间的存在、公权力与私权利的直接交锋、执法目标与手段的...
关键词:法治政府 法律正义 行政执法 执法正义 
我国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的未来走向——以国家刑事赔偿、国家刑事补偿与刑事被害人救助关系辨析为进路被引量:11
《齐鲁学刊》2012年第2期88-93,共6页李海滢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国际刑法学研究的困境与出路:以中国为基点的思索"(10YJA820047);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公平中的地位和作用研究"(GH11002)
从未来发展来看,背负更多政治使命和道义责任的中国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的产生只是权宜之计,建立包含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在内的《国家补偿法》,并使之与《国家赔偿法》并行呼应,才是我们期冀的国家救济体系的理想模式。但是,就经济发展...
关键词:国家刑事赔偿 国家刑事补偿 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 刑事被害人救助 
国际刑法学研究的困境与出路:以中国为基点的思索被引量:3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2年第2期68-74,共7页李海滢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0YJA820047):"国际刑法学研究的困境与出路:以中国为基点的思索"
在历经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的兴起到90年代末21世纪初的繁荣之后,我国的国际刑法学发展已经步入一个"茫然"的"停滞"阶段。称之为"停滞",是因为我国当前的国际刑法学研究虽然从表面上看依然成果丰硕、欣欣向荣,但实际上已陷入空前的困境;...
关键词:国际刑法 国际刑法学 中国 
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法理解析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28-31,共4页李海滢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10YJA820047);吉林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2009ZZ019)
利用影响力受贿罪既与受贿罪是两个截然独立的罪名,又不属于职务犯罪的范畴,但在程序上却归人民检察院专属管辖。从身份犯的视角考察利用影响力受贿罪,其犯罪主体仅限于国家工作人员的近亲属及其他关系密切的人,同时不以被利用的国家工...
关键词:利用影响力受贿罪 贿赂犯罪 构成 对向行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