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0YJA820036)

作品数:3被引量:7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雷连莉祝丹胡之芳更多>>
相关机构:湖南科技大学湘潭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求索》《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主题:功能分析动因被害人共同体量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3
视图:
排序:
被害人参与量刑的动因与功能分析被引量:5
《求索》2014年第7期118-122,共5页雷连莉 
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刑事诉讼法之伦理性解读与制度完善"(10YJA820036);湖南科技大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项目"刑事被害人量刑参与研究"(E51319)
作为犯罪行为的直接侵害对象,被害人有着参与量刑的强烈愿望。被害人参与量刑是基于尊严权利保护、程序主体性诉求、报仇求偿心理释解以及利益表达需要等动因,被害人参与量刑具有实现修复正义功能、监督与制约功能、安抚与预防功能以及...
关键词:被害人参与量刑 动图 功能 
刑事诉讼法之宽容伦理观初探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3期54-61,共8页胡之芳 祝丹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0YJA820036)
刑事诉讼宽容伦理观是指国家专门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涉嫌犯罪行为有条件的适用宽缓化程序对其不予追究或予以从宽从缓处理所遵循和体现的宽恕理念。宽容伦理有别于公正伦理,它在刑事诉讼法中具有不可代替的独立价值。在刑事诉...
关键词:宽容 公正 价值相对主义 谦抑理念 
论被害人的量刑参与——以经验性该当为视角被引量:2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5期74-79,共6页雷连莉 
教育部2010年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10YJA820036)
正确认识被害人参与量刑和刑罚该当性之间的关系,对促进量刑公正具有重要意义。经验性该当作为刑罚该当理论之一种,其正义观念依据是社会共同体对犯罪人的可谴责性具有共识性的正义直觉。被害人参与量刑是经验性该当的理性吁求,可证明...
关键词:经验性该当 共同体正义直觉 可谴责性 被害人 量刑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