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重大科技攻关项目(2009B10011)

作品数:8被引量:57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陈炯袁书强王芳周春华杨辉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兵器科学研究院北方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更多>>
相关期刊:《火炸药学报》《高压物理学报》《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稀土》更多>>
相关主题:CR稀土铁素体不锈钢局部淬火30CRMNSINI2A钢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兵器科学与技术理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40CrMnSiB结构钢连续冷却过程相变及组织分析被引量:2
《热加工工艺》2016年第14期39-42,共4页王芳 袁书强 周春华 杨辉 沈正祥 陈炯 周克 
宁波市重大科技攻关项目(2009B10011)
利用相变膨胀仪分析不同连续冷却工艺对新型低成本含硼结构钢40CrMnSiB相变及组织转变的影响,利用膨胀法测定材料临界点及CCT曲线。结果表明:在试验条件下,40CrMnSiB钢相变温度A_(c1)为750℃,A_(c3)为850℃,M_s为340℃,M_f为175℃。在CC...
关键词:40CrMnSiB 结构钢 CCT曲线 相变 组织 
稀土对11%Cr铁素体不锈钢耐腐蚀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1
《稀土》2016年第3期79-84,共6页袁书强 杨辉 王芳 陈巍 严晓 陈炯 李亚哲 
宁波市重大科技攻关项目(2009B10011)
用中性和酸性盐雾试验模拟了海洋大气中11%Cr铁素体不锈钢的腐蚀环境,测试了不同含量稀土元素对11%Cr铁素体不锈钢的抗点蚀性能,利用扫面电镜、光镜等手段对试验钢的夹杂物、蚀坑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Cl-环境对11%Cr铁素体不锈钢...
关键词:稀土 铁素体不锈钢 盐雾试验 耐蚀性 
局部淬火金属柱壳破碎性的研究被引量:4
《高压物理学报》2015年第4期293-298,共6页沈正祥 袁书强 陈炯 刘峰涛 周春华 王芳 杨辉 
宁波市重大科技攻关项目(2009B10011)
采用局部淬火技术对40Cr钢柱壳进行预制处理,考察了淬硬区和基体的组织特征,并对柱壳的破碎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预制后淬硬区组织主要为针状和板条状马氏体,晶粒细化,并且脆性变大。基于此性能差异,柱壳在内部载荷作用下按设计方...
关键词:柱壳 预制破片 淬火 破碎 穿透 
不同热处理条件下30CrMnSiNi2A钢的组织性能研究被引量:11
《材料科学与工艺》2015年第2期125-128,共4页袁书强 沈正祥 周春华 刘峰涛 王芳 杨辉 陈炯 
宁波市重大科技攻关项目(2009B10011)
为考察热处理工艺对材料性能的影响,对不同回火温度下三种碳含量的30Cr Mn Si Ni2A钢的性能进行实验研究,并分析其组织和断口形貌.研究结果表明:低温回火时30Cr Mn Si Ni2A钢具有较高的强度和硬度,其内部组织为回火马氏体,断口形貌为韧...
关键词:马氏体 力学性能 断口形貌 回火脆性 
双曲线型聚焦战斗部破片的设计方法被引量:4
《火炸药学报》2015年第1期36-40,共5页袁书强 沈正祥 李亚哲 周春华 陈炯 张宏亮 
宁波市重大科技攻关项目(2009B10011)
为解决预制破片聚焦战斗部加工中存在效率低的问题,基于正反圆柱螺旋线相交性原理,通过局部淬火预制工艺提出了一种新的高效率战斗部破片设计方法,并给出了一种聚焦式战斗部的加工实例。结果表明,局部淬火工艺对战斗部破片的控制效果良...
关键词:爆炸力学 聚焦破片式战斗部 双曲线型 局部淬火 控制破碎 
稀土对11%Cr铁素体不锈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2014年第2期34-37,共4页杨辉 袁书强 周春华 刘峰涛 王芳 陈炯 沈正祥 
宁波市重大科技攻关项目(2009B10011)
测试了添加稀土元素和Ti、Nb的11%Cr铁素体不锈钢的力学特性,观察了退火后冲击试样的断口形貌,利用金相显微镜和透射电镜观察退火前后不锈钢的组织,分析加入稀土的铁素体不锈钢韧性变化原因。结果表明:退火前添加稀土比添加Ti、Nb的11%C...
关键词:铁素体不锈钢 稀土 组织 性能 韧性 
钨合金粘结相屈服强度测量方法探讨
《中国钨业》2013年第4期37-39,共3页袁书强 沈正祥 刘峰涛 周春华 王芳 杨辉 周宏伟 孙远东 
宁波市重大科技攻关项目(2009B10011)
针对钨合金应力弛豫现象,在不同载荷作用下,对质量分数93%钨合金的应力进行测量,分析了其应力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当载荷作用时间少于22 h,钨合金应力随时间下降,并在200 MPa处应力随时间变化率出现极大值,此时发生剪切屈服...
关键词:钨合金 应力 粘结相 屈服强度 
带状组织减轻或消除工艺研究现状被引量:24
《热加工工艺》2013年第5期52-54,57,共4页王芳 袁书强 田雨江 高永亮 陈炯 刘峰涛 周春华 胡俊 
宁波市重大科技攻关项目(2009B10011)
介绍了钢中带状组织产生的原因及危害,概述了目前常用消除或减轻带状组织的几种工艺方法。对如何确定每种工艺的关键参数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带状组织 工艺 现状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