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教委科研基金(06JWSK095)

作品数:6被引量:8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周晏黄海更多>>
相关机构:长江师范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天中学刊》《重庆三峡学院学报》《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主题:白鹤梁题记记功南宋摩崖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北岩题刻的铁铜时代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99-101,共3页周晏 黄海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乌江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与保护"(项目编号:04XSH009);重庆市教委资助项目"乌江石刻文化研究(项目编号:06JWSK095)阶段成果
位于重庆涪陵区长江与乌江汇合处的北岩题刻,因南宋理学创始人程颐谪居此处,面壁点易而产生。江西诗派鼻祖黄庭坚在此留下"钩深堂"题刻。两位文化巨人的到来,改变了北岩普净院的禅宗性质,北岩题刻从唐代的神龛中走出,并出现南宋、晚清...
关键词:北岩题刻 文化 历史 
黄庭坚与绿荫轩摩崖石刻
《天中学刊》2008年第1期111-113,共3页周晏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04XSH009);重庆市教委资助项目(06JWSK095)
因黄庭坚绿荫轩题记而得名的绿荫轩摩崖石刻借乌江江岸山石之绝,融多种内容于一体,蕴藏着较为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是研究黄庭坚谪黔时期思想变化及黔州历史、乌江水文的珍贵历史资料。
关键词:黄庭坚 绿荫轩 摩崖石刻 
乌江汉葭题刻的道德主题及其约束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5-8,共4页周晏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乌江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与保护"(04XSH009);重庆市教委资助项目"乌江石刻文化研究"(06JWSK095)
位于重庆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的乌江汉葭题刻虽形制不一,年代各异,但其崇尚道德的主题却十分明显。其中育婴永守章程十条碑还规定了对蒙混诈冒等不道德行为的惩处措施,稳妥地解决了政府育婴专项资金的发放,为后世提供了历史的借鉴。...
关键词:乌江 汉葭题刻 道德 约束 
白鹤梁蒙文题刻背景追述被引量:3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9-12,共4页周晏 
重庆市教委资助项目"乌江石刻文化研究"(06JWSK095);长江师范学院科研项目"乌江沿岸少数民族文字题刻研究"(07jky11)
白鹤梁蒙文题刻文字不多,英气逼人,字里行间洋溢着骄傲。这应该是蒙古人攻破重庆府、在涪陵俘获了四川制置使张钰后发出的胜利宣言。白鹤梁为宋末山城防御战的最后失守提供了历史的写字板,白鹤梁蒙文题刻为蒙古人改朝换代作了最早的舆...
关键词:白鹤梁 蒙文题刻 背景 
白鹤梁晁公朔题记中的宋儒形象被引量:5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7年第6期26-28,共3页周晏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乌江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与保护"(04XSH009);重庆市教委资助项目"乌江石刻文化研究(06JWSK095)
白鹤梁晁公朔题记是宋代士人晁公朔对白鹤梁石鱼出水兆丰年民间传说与天旱事实不相吻合现象的思考和推论。题记表现了宋代士人学问研究的一般轨迹和大致轮廓,从中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宋儒及宋学。
关键词:白鹤梁题记 晁公朔 宋儒 
南宋抗蒙第一记功碑——龙岩摩崖被引量:3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81-84,共4页周晏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乌江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与保护"(04XSH009);重庆市教委资助项目"乌江石刻文化研究"(06JWSK095)
龙岩摩崖记录了南宋末年抗蒙斗争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历史事件——龙岩城抗蒙保卫战。作为南宋政权的南部军事重镇,龙岩城从修筑到最后被蒙军攻破始终受到当时国家政权的高度关注。龙岩城抗蒙保卫战的胜利揭开了南宋末年抗蒙战争阶段...
关键词:南宋 战争 龙岩城 石刻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