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09-07)

作品数:7被引量:20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刘全坤王鸿基梁卫抗陈晨徐迎强更多>>
相关机构:合肥工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宁波工程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塑性工程学报》《模具工业》《中华眼底病杂志》《模具技术》更多>>
相关主题:旋压锥形件内筒有限元模拟冲锻成形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医药卫生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空调离合器带轮腰形孔成形模设计及有限元分析
《模具技术》2011年第5期6-10,16,共6页王鸿基 陈晨 徐迎强 王其善 韩英 
华中科技大学材料成形与模具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基金资助(09-07);科技部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09c26213401462)
分析了小孔冲孔的工艺特点,考虑了冲头可能的失效形式。根据空调离合器带轮腰形孔的特征,分析并设计了腰形孔成形模。基于Deform-3D软件建立了冲孔有限元模型,分析了成形过程工件上的等效应力分布以及载荷曲线,并对冲头进行了承载分析...
关键词:小孔冲孔 腰形孔 分析 设计 有限元 
双锥形件无芯模旋压的工艺参数优化
《模具技术》2011年第3期6-11,共6页王鸿基 陈晨 徐迎强 王其善 韩英 
华中科技大学材料成形与模具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基金资助(09-07);科技部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09c26213401462)
提出了双锥形件旋压加工的一种新方法。基于正交试验法进行试验设计,运用ABAQUS/Explicit平台进行旋压成形模拟,对得到的结果进行极差分析,确定各因素对每个试验指标的影响程度。采用综合平衡法对工艺参数组合进行优化,并对优化的工艺...
关键词:双锥形件 旋压 正交试验 综合平衡法 工艺参数 
双锥形件同时旋压成形的应力应变场有限元分析被引量:2
《锻压技术》2011年第4期152-158,共7页王鸿基 刘全坤 王其善 韩英 
华中科技大学材料成形与模具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基金资助项目(09-07);科技部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资助项目(09c26213401462)
提出了双锥形件旋压加工的一种新方法。基于ABAQUS/Explicit平台建立了双锥形件同时旋压成形三维有限元模型,结合金属塑性变形原理和旋压工艺的特点,确定了旋轮成形面角度、旋轮径向进给速度、主轴转速、摩擦系数等工艺参数的取值范围;...
关键词:双锥形件 旋压 有限元 应力场 应变场 
发动机减震器带轮内筒的铲旋成形模拟及试验被引量:12
《塑性工程学报》2011年第3期66-69,共4页梁卫抗 刘全坤 张宜生 王其善 
华中科技大学材料成形与模具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基金资助项目(09-07);科技部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资助项目(09c26213401462)
针对发动机减震器带轮内筒成形,提出一种新的旋压工艺——铲旋技术。利用DEFORM建立三维刚塑性力学模型,以旋轮转速、进给速度、圆角半径和直径为优化参数,成形载荷为优化目标,设计正交试验,对发动机减震器带轮内筒的铲旋成形进行有限...
关键词:铲旋 发动机减震器带轮 内筒 有限元模拟 
多楔轮产品的成形缺陷分析被引量:1
《模具技术》2010年第5期27-29,34,共4页梁卫抗 郑金星 赵磊 刘全坤 王其善 
华中科技大学材料成形与模具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基金资助(09-07);科技部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09c26213401462)
介绍实际生产中多楔轮容易出现的几种常见成形缺陷,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多楔轮的下料尺寸、旋轮的结构、旋轮的安装位置、旋轮的进给量、终成形轮的进给速度和冷却液的喷射速度等都是影响多楔轮成形缺陷的主要原因。本文针对具体的成形...
关键词:多楔轮 成形缺陷 旋轮 措施 
金属板料台阶孔冲锻成形工艺研究被引量:6
《模具工业》2010年第6期39-41,共3页王可胜 周林 李尚荣 
华中科技大学塑性成型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基金资助(09-07)
提出了台阶孔两步冲锻成形优化工艺。研究表明,台阶孔两步冲锻成形工艺较好地提高了钣金零件台阶孔的表面质量和强度,且成形模具寿命长、生产效率高。
关键词:金属板料 台阶孔 冲锻成形 
在体电穿孔辅助基因转染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层和光感受器细胞层的实验研究
《中华眼底病杂志》2010年第1期61-65,共5页张萌 莫晓芬 郭文毅 吴继红 方媛 张圣海 李希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672281);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050370);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06QA14011);复旦大学脑科学研究院开放课题;2007年度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基础临床交叉研究基金(JC07-22);医学神经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课题(09-07);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跟踪计划(10QH1400400)
目的探讨在体电穿孔辅助基因转染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层和光感受器(PR)细胞层的可行性。方法147只健康雄性Spragne—Dawley(SD)大鼠根据电穿孑L刺激模式电压值分为5、10、15、20、25、30、35V组,右眼视网膜下腔注射增强型绿...
关键词:色素上皮  视网膜炎 色素性/治疗 基因疗法 电穿孔 光感受器 动物实验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