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1GJ003-137)

作品数:5被引量:3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李莉项飞徐萌王炜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政治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军队政工理论研究》《前沿》《党政干部学刊》《军事历史研究》更多>>
相关主题:社会认同国家形象塑造国家形象国家安全法戒严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军事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我国转型期的社会认同与国家安全
《军队政工理论研究》2013年第6期135-138,共4页项飞 
国家社科基金军事学项目"转型期的社会认同与国家安全研究"(编号:11GJ003-137)阶段性成果
利益结构是社会结构的物质基础,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人们的社会认同来源于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感受,转型期社会认同的核心是对社会利益结构的认同。治国安邦,人心为上。社会认同是维护社会秩序的基本前提,是形成社会凝聚力的重要因...
关键词:社会认同 社会转型期 国家安全 社会结构 社会利益结构 重要力量 治国安邦 社会凝聚力 全面深化改革 社会心态 
论1987年台湾“国家安全法”及其修正趋向
《军事历史研究》2013年第4期103-107,共5页徐萌 王炜 
201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军事学项目"转型期的社会认同与国家安全研究"(11GJ003-137)
1987年,蒋经国宣布解除在台湾地区实施了38年的"戒严令",代之以"动员戡乱时期国家安全法",对出入境、军事管制、集会结社等事项加以规范。"国家安全法"相比"戒严法",虽对台湾社会的控制有所放松,但就性质而言,政治宣告的作用远大于法律...
关键词:台湾“国家安全法” 蒋经国 “戒严令” 
国家形象塑造与社会认同被引量:2
《党政干部学刊》2013年第1期30-33,共4页李莉 
作者参与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我国转型期的社会认同与国家安全研究"(项目编号:11GJ003-137)中期成果
对政府在钓鱼岛争端中应对方式的质疑,提出了中国在和平崛起发展道路上如何构建国家形象塑造的社会认同问题。国家形象的物质本源性使其更是对国内民众的社会化过程。社会文化话语冲突、现代性和网络时代给国家形象塑造的社会认同带来...
关键词:国家形象 塑造 社会认同 构建 
国家形象塑造与社会认同
《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2年第4期J0076-J0080,共5页李莉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1GJ003-137)
中国在和平崛起发展道路上如何构建国家形象塑造的社会认同是中国能否顺利实现和平崛起的一个关键要素。国家形象的物质本源性使国家形象塑造成为对国内民众的社会化过程。社会文化话语冲突、现代性和网络时代给国家形象塑造的社会认同...
关键词:国家形象 塑造 社会认同 构建 
国家形象塑造与社会认同被引量:1
《前沿》2012年第21期25-27,共3页李莉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我国转型期的社会认同与国家安全研究"(项目编号:11GJ003-137)的阶段成果
对政府在钓鱼岛争端中应对方式的质疑,提出了中国在和平崛起发展道路上如何构建国家形象塑造的社会认同问题。国家形象的物质本源性使其更是对国内民众的社会化过程。社会文化话语冲突、现代性和网络时代给国家形象塑造的社会认同带来...
关键词:国家形象 塑造 社会认同 构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