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Y2001B06)

作品数:6被引量:16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贝逸翎主沉浮丁原菊张其坤杜爱琴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化学学报》《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物理化学学报》更多>>
相关主题:硅烯甲硅烷基密度泛函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顺式卤代硅烯异构化为卤代甲硅烷基硅烯的热力学与动力学分析被引量:1
《化学学报》2008年第7期810-816,共7页贝逸翎 主沉浮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No.Y2001B06)资助项目
利用密度泛函理论(DFT)中的B3LYP方法,全参数优化了顺式卤代硅烯HXSi=SiXH(X=F,Cl,Br,I)异构化反应的反应物、产物及过渡态的几何构型,计算出了它们的振动频率、零点振动能(ZPVE)和总能量,并对它们进行了振动分析,以确定过渡态的真实性...
关键词:顺式卤代硅烯 异构化反应 密度泛函 自然键轨道 热力学 动力学 
卤代硅烷(R_3SiX)与NR′_3形成五配位硅化合物的加成反应被引量:3
《物理化学学报》2008年第2期217-222,共6页贝逸翎 主沉浮 刘庆阳 戚桂斌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Y2001B06)
对R_3SiX(R=H、CH_3;X=F、Cl、Br、I)与NR3′(R′=H、CH_3)的加成物用量子化学密度泛函方法在B3LYP/6-31g(d,p)基组下(X原子采用cep-121g基组)进行了两种加成方式的研究.一种是NR′3沿Si—X键轴向位置的加成,另一种是NR3′沿Si—X键侧...
关键词:卤代硅烷 密度泛函理论 成键性能 NBO电荷 导电性 
硅炔氢加成生成甲硅烷基硅烯的量子化学研究被引量:3
《化学学报》2007年第11期1085-1088,共4页贝逸翎 主沉浮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No.Y2001B06)资助项目.
利用量子化学从头算和密度泛函理论(DFT),研究了硅炔和氢气分子加成生成甲硅烷基硅烯的反应机理.在B3LYP/6-311G**水平上,全参数优化了反应通道上各驻点(反应物、过渡态和产物)的几何构型,计算出了它们的振动频率和零点振动能(ZPVE),并...
关键词:硅炔 加成反应 密度泛函 过渡态 反应通道 
硅烷基季铵盐相转移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在合成碳官能有机硅酯化物单体中的应用被引量:5
《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2006年第4期124-128,共5页张其坤 贝逸翎 丁原菊 杜爱琴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Y2001B06)
通过引入硅烷基制备了新型季铵盐类相转移催化剂,并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一氯取代的六甲基二硅氧烷与醋酸钾的两相反应体系验证了其催化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反应条件下(一氯取代的六甲基二硅氧烷与醋酸钾的摩尔投料比1∶1.3,以...
关键词:硅烷基季铵盐 酯化反应 相转移催化剂 碳官能团有机硅酯化物 
高精度单线态二硅炔的G2(MP2)结构分析被引量:1
《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2005年第3期86-89,94,共5页贝逸翎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Y2001B06)
通过对二硅炔(Si2H2)单线态进行G2(MP2)结构分析,发现了一个连接平衡构型IV和II的新过渡态.计算表明,双桥构型VII是最稳定的单线态构型,但次稳构型IV异构为VII要跨过64.75kJmol的较高势垒,因此VII和IV是参与化学反应的两种基本构型.
关键词:从头算 二硅炔 异构体 
利用相转移催化法合成乙酰氧基甲基—七甲基环四硅氧烷被引量:3
《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2004年第1期98-100,106,共4页贝逸翎 郑心 范延萍 丁原菊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No.Y2 0 0 1B0 6 )
探讨了利用相转移催化法由八甲基环四硅氧烷合成乙酰氧基甲基—七甲基环四硅氧烷的方法 .从催化剂的选择 ,反应时间 ,反应温度 ,原料比 ,溶剂的选择等方面对该反应可能的最佳条件进行了初步探讨 .实验证明以四丁基硫酸氢铵为相转移催化...
关键词:乙酰氧基甲基—七甲基环四硅氧烷 合成条件 相转移催化法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