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901-1919)

作品数:8被引量:13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艾晶张洪阳更多>>
相关机构:沈阳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学术论坛》《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中华女子学院学报》更多>>
相关主题:女性犯罪司法统计女性清末民初统计分析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历史地理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清末民初女性法律地位变迁研究
《故宫学刊》2013年第1期216-228,共13页艾晶 
2011年辽宁省高等学校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资助,系“近代辽宁女性性越轨问题研究”(项目号:WJQ2011022)部分成果;2008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资助,系青年项目“清末民初女性犯罪研究(1901~1919)”(项目号:08CZS011)部分成果
清末民初,中国的法律在学习西方的同时,也引进了男女平等思想,使得女性的法律地位有了一定程度上的改善。表现在民法上,女性获得了财产权、择嗣权、离婚权等民事权利并有了诉讼权,在刑法方面也获得了相应的自主权。但在清末民初,尚不可...
关键词:清末民初 女性 法律 地位 
民初女性犯罪的经济化趋势研究被引量:1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5期160-165,共6页艾晶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清末民初女性犯罪研究(1901-1919)"(08CZS011);项目负责人:艾晶
民国初年,女性犯罪呈现出一定的经济化趋势。通过此际的司法统计和案例资料可以看出,女性犯罪的目的以经济为主,且多数女性犯罪人的资产、生计及职业状况都不是很好,犯罪实为其解决经济困境的无奈选择。
关键词:司法统计 民初女性犯罪 经济困境 妇女问题 
清末女犯监禁情况考述被引量:8
《清史研究》2011年第4期100-109,共10页艾晶 
2008年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清末民初女性犯罪研究(1901-1919)"(项目号:08CZS011)部分成果;2007年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社会转型时期对女性犯罪的惩治研究--以清末民初为例"(项目号:L07Dsh038)部分成果
清末的中国社会,女性犯罪增多,加大对女性犯罪的管制力度势在必行,然而像以往那样对女犯施以肉刑或当众羞辱的处罚形式已不可行。晚清政府为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进行了相应的司法变革,做了大量的工作以变革传统的女犯收禁制度,虽然...
关键词:女犯 清末 考述 监禁 女性犯罪 中国社会 处罚形式 晚清政府 
民初女性被告人的婚姻家庭状况分析——基于1914~1919年司法统计的考察被引量:1
《学术论坛》2010年第10期181-185,共5页张洪阳 艾晶 
2008年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清末民初女性犯罪研究(1901-1919)"(08CZS011);2007年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社会转型时期对女性犯罪的惩治研究--以清末民初为例"(L07Dsh038);2008年沈阳师范大学引进人才(博士)启动基金项目"社会转型时期女性性犯罪研究--以清末民初为例(1901-1919)"(BS200801)
民国初年,女性婚姻家庭观念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但也就此诱发了更多的女性犯罪。由此际的犯罪统计可以看出,已婚女性和寡妇之所以成为女性犯罪的主体,与其婚姻处境有着必然的联系,实为其解决经济压力和摆脱不幸婚姻的一种无奈选择。
关键词:民国初年 女性犯罪 统计分析 经济压力 婚姻家庭 
光绪末年司法统计中的女性犯罪被引量:1
《统计研究》2010年第12期106-108,共3页张洪阳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清末民初女性犯罪研究(1901-1919)"(08CZS011)资助;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社会转型时期对女性犯罪的惩治研究--以清末民初为例"(L07Dsh038)资助
清朝末年,女性犯罪统计受到了一定的重视,展现了这一时期女性法律地位的变化及社会变迁带给女性的影响。法部第二次统计中,女性犯罪的人数、类别均具有了一定的规模。刑罚以笞杖为主,多数刑罚可以收赎,特别是通过秋朝审等形式,女性犯罪...
关键词:清末法律 女性犯罪 统计分析 女犯援免 
民国初年女性被告人的经济和职业状况分析——基于1914—1919年司法统计被引量:1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6期61-70,共10页张洪阳 艾晶 
2008年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清末民初女性犯罪研究(1901~1919)>部分成果;项目编号:08CZS011;2007年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社会转型时期对女性犯罪的惩治研究--以清末民初为例>部分成果;项目编号:L07DSH038;2008年沈阳师范大学引进人才(博士)启动基金项目<社会转型时期女性性犯罪研究--以清末民初为例(1901~1919)>部分成果;项目编号:BS200801
近代以来,女性和男性一样承担起生计的重担,但经济状况的恶劣和就业的艰难,使得女性不堪重负。由司法统计可以看出,女性被告人的犯罪类型呈现出一定的经济化倾向,经济和职业困境使她们无所适从,于是犯罪成为其解决经济问题的无奈选择。
关键词:民初女性被告人 女性犯罪 经济问题 职业状况 
清末民初女性犯罪统计的比较分析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92-96,共5页张洪阳 艾晶 
2008年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清末民初女性犯罪研究(1901-1919年)"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08CZS011
清末民初,女性犯罪凸显。由其司法统计可以看出,较清末而言,民初女性犯罪无论人数还是类别,均出现了增多的趋势。犯罪典型由性犯罪为主转为经济罪为主,且女犯年龄出现了大龄化的趋向。民初对女性犯罪的减免比例虽然要低于清末,但总体上...
关键词:清末民初 女性犯罪 统计分析 社会转型 
清末民初女性拐逃防治研究被引量:2
《学术论坛》2008年第9期79-82,共4页艾晶 
2008年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清末民初女性犯罪研究(1901-1919)"(08CZS011);2007年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社会转型时期对女性犯罪的惩治研究--以清末民初为例"(L07Dsh038);2008年沈阳师范大学引进人才(博士)启动基金项目"社会转型时期女性性犯罪研究--以清末民初为例(1901-1919)"(BS200801)部分成果。
清末民初,女性拐逃兴盛。国家制定相应的法律对之进行严格的控制,在司法实践中亦加强了防范。同时,女性拐逃也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的注意,纷纷通过各种途径对其进行了一定的救济,这对防止和控制女性拐逃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从实际效果看...
关键词:清末民初 女性拐逃 奸情 防治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