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无)

作品数:2被引量:1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寇鹏程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重庆三峡学院学报》《学术论坛》更多>>
相关主题:何其芳现象经济收入文学规律人格精神个人主义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2
视图:
排序:
“何其芳现象”的“非政治性”解读被引量:1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13年第1期78-82,共5页寇鹏程 
教育部社科规划项目"中国小资产阶级的理论谱系与文学实践研究"阶段性成果(主持人:寇鹏程;编号:10YJA751032)
现在我们一般都把所谓"政治上进步,艺术上退步"的"何其芳现象"解释为当时政治束缚的原因。实际上除了这种政治性的解读之外,还有一些"非政治性"的解读值得关注。主要有:一,当时作家自身的人格精神方面的原因;二,当时作家丰厚的经济收入...
关键词:何其芳现象 非政治性 人格精神 经济收入 文学规律 
论“十七年”文学批评中的“个人主义”话语
《学术论坛》2011年第10期176-181,共6页寇鹏程 
教育部纪念建党九十周年专项项目"建国以来文学作品中共产党员形象研究"阶段性成果;教育部社科规划项目"中国小资产阶级的理论谱系与文学实践研究"阶段性成果;中央高校基本科研项目"中国当代美学趣味范畴的内涵变迁及其价值范式转换研究"阶段性成果
"个人"话语曾经是"五四"时期的重要成果。但在建国后"十七年"的文学批评中,"个人"话语被中断了,被看成了小资产阶级的专利而被认为是最肮脏、最丑恶的东西。当时作家为了融入新体制而不得不告别个人话语,这是当时作家深层次痛苦之一。"...
关键词:“个人主义” “十七年” 文学机制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