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

作品数:86被引量:1008H指数:1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施晓晖徐祥德郭凤霞张义军陈斌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国气象局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更多>>
相关期刊:《科学通报》《环境科学学报》《化学学报》《气象学报》更多>>
相关主题:降水夏季雷暴云亚洲季风区闪电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基于生成对抗网络和卫星数据的云图临近预报被引量:7
《应用气象学报》2023年第2期220-233,共14页肖海霞 张峰 王亚强 唐飞 郑玉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1YFB3900400);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2020Z011,2021Y010);江苏省气象局青年项目(KQ202115)。
利用风云四号气象卫星A星(FY-4A)红外云图,基于生成对抗网络方法,提出了红外云图外推预报模型,实现了华东区域未来3 h的云图预报,预报的时空分辨率分别为1 h和4 km。结果表明:该外推模型预报的云图可较好描述云团移动、发展和减弱趋势,...
关键词:卫星云图 临近预报 深度学习 生成对抗网络 
一次强对流过程中两种不同类型风暴导致的极端对流大风分析被引量:11
《气象学报》2023年第2期205-217,共13页吴海英 孙继松 慕瑞琪 庄潇然 吕润清 安礼政 
中国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气象联合基金项目(U2142203);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BK20201506);江苏省气象局科研重点项目(KZ202204);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2021Z003)。
利用多源观测资料,对2021年4月30日发生在黄淮地区的一次强对流过程中由不同类型风暴系统造成的极端对流大风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此次强对流过程发生在东北冷涡背景下的强风垂直切变和层结不稳定环境中,地面气旋及锋面触发了初始对流...
关键词:极端对流大风 下击暴流 阵风锋 地面冷池 中尺度气旋 
基于机器学习的中国冬季气温影响因子分析及模型估算被引量:2
《气象学报》2023年第1期163-174,共12页武玮辰 魏凤英 王亚强 朱恩达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2020Y018、2020Z011)。
使用1951—2021年160个中国国家级气象观测站冬季平均气温及多项大气环流及海温等指数,用机器学习方法研究影响中国冬季气温异常的大气环流及海温等外强迫因子,并建立估算拟合模型,评价筛选出的影响因子组合对中国冬季气温异常分布的贡...
关键词:中国冬季气温 机器学习 LASSO算法 LS-GBDT算法 气候预测 
太平洋上云水路径反演产品及其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大气科学》2022年第6期1381-1393,共13页钱小立 秦正坤 张文君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C04027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41805076;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2019Z006。
基于极轨卫星NOAA-15上的微波温度计AMSU-A(Advanced Microwave Sounding Unit-A)多年亮温观测资料,建立了全球海洋上的云液态水路径反演产品,并通过对比ERA5和FNL/NCEP再分析资料的云水路径产品,分析了反演产品对云液态水路径气候变化...
关键词:微波温度计 云液态水路径 EEMD方法 气候变化趋势 
CINRAD/SAD双偏振雷达非降水回波识别技术被引量:7
《应用气象学报》2022年第6期724-735,共12页张林 李峰 吴蕾 孙康远 
南京气象科技创新研究院北极阁基金(BJG202203);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2021Z003);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YFC1506103)。
双偏振雷达观测特征参量(如相关系数、差分反射率等)能有效抑制地物、超折射、电磁干扰、海浪和晴空等非降水回波。在上海南汇WSR-88D双偏振雷达非降水回波识别算法基础上,对我国升级布网且纳入业务运行的CINRAD/SAD双偏振雷达数据进行...
关键词:双偏振雷达 非降水回波 质量控制 组网拼图 
大天线X波段双偏振天气雷达数据质量评估被引量:1
《气象水文海洋仪器》2022年第4期10-14,共5页王珂清 徐芬 周红根 孙正齐 孔维奇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2021Z003);江苏省气象局重点研发项目(KZ201908);上海区域合作基金项目(QYHZ202102)资助。
文章使用标准差分析法对江苏苏北地区大天线X波段双偏振天气雷达数据进行质量评估,结果发现大丰、宝应2部X波段双偏振雷达的反射率因子、差分反射率数据较为可靠,互相关系数对衰减和干扰杂波等敏感度更高,数据波动较大;在冰雹天气观测...
关键词:X波段 双偏振天气雷达 质量评估 
中西亚极端干旱特征及其与热带海温的联系被引量:2
《高原气象》2022年第5期1141-1152,共12页吴志文 秦正坤 林朝晖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2019Z006);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41805076)。
干旱是影响中亚和西亚的首要自然灾害,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枢纽地区,开展中西亚的干旱研究对"一带一路"倡议的顺利实施具有重要价值.本文利用自矫正帕尔默干旱指数(Self-calibrating Palmer Drought Severity Index,scPDSI)和ERA5再分...
关键词:一带一路 干旱 干旱指数 大气环流 
河南“21·7”特大暴雨过程微物理特征变化分析被引量:13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22年第10期1887-1904,共18页陈刚 赵坤 吕迎辉 郑媛媛 薛明 谈哲敏 徐昕 黄浩 陈浩南 徐芬 杨吉 张树时 范雪琪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2025501、42005009、41875053、U2142203);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编号:2017YFC1501703);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编号:2021Z003);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项目(编号:2020LASW-A01)资助。
本文结合地面稠密雨滴谱仪网和双偏振天气雷达观测,研究了河南“21·7”特大暴雨过程在2021年7月19~21日期间的降水微物理特征变化.本次过程强降水(分钟降水强度>20mm h^(-1))的地面雨滴谱参数分布较广,覆盖了典型的大陆和海洋性对流特...
关键词:河南“21·7”特大暴雨 微物理特征 雨滴谱仪 双偏振雷达 
基于EOF的高时空分辨率自动站温度观测资料质量控制被引量:3
《大气科学学报》2022年第4期603-615,共13页邵宇行 秦正坤 李昕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C1507302);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BK20211396);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2019Z006)。
随着我国气象自动化观测技术的发展,全国已经建成了70000多个自动观测站点,全面实现了气象观测自动化。自动化观测技术使得气象常规观测资料量得到了飞速增长,这也使得通过质量控制提高自动观测站资料的利用率尤为重要。利用江苏省气象...
关键词:地面观测自动站 地面温度 常规质量控制 EOF质量控制 
江苏典型下击暴流风暴结构特征统计分析被引量:7
《气象学报》2022年第4期592-603,共12页王易 郑媛媛 庄潇然 张静 慕瑞琪 孙康远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U2142203);北极阁基金项目(BJG201907);江苏省气象局科研重点项目(KZ202001);江苏省“333工程”科研项目(BRA2020427);南京气象科技创新研究院北极阁开放研究基金(BJG202103);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2021Z003)。
为了研究江苏地区下击暴流的结构特征,利用常规天气资料、雷达探测资料、自动气象站观测资料和ERA5再分析资料等,选取2007—2018年江苏地区19个典型下击暴流过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江苏下击暴流的分布呈北多南少,以湿下击暴流为主,...
关键词:下击暴流 假相当位温 风切变 中层径向辐合 下沉气流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