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672058)

作品数:7被引量:147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赵太平陈伟徐勇航陈伟胡俊良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河南省国土资源科学研究院河南省地质调查院更多>>
相关期刊:《地质论评》《沉积学报》《岩石学报》更多>>
相关主题:地球化学沉积环境熊耳群华北克拉通南缘新太古代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华北克拉通南部古元古界熊耳群中海绿石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13
《沉积学报》2010年第4期671-675,共5页徐勇航 赵太平 陈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0672058);国家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编号:2006CB403502)联合资助
海绿石是一种富钾、富铁的含水层状铝硅酸盐矿物,一般形成于慢速、弱还原、较深水的环境中,在沉积学领域常被作为指示海相的矿物。华北克拉通南部熊耳—中条拗拉谷中广泛发育的古元古界熊耳群,是华北克拉通结晶基底形成后规模最大、涉...
关键词:华北克拉通 熊耳群 海绿石 沉积环境 
华北克拉通南缘中条山-嵩山地区1.78Ga基性岩墙群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环境被引量:53
《岩石学报》2010年第5期1563-1576,共14页胡国辉 胡俊良 陈伟 赵太平 
国家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华北大陆边缘造山过程与成矿"(2006CB4035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672058)联合资助
幔源岩浆侵位产生的基性岩墙群是地壳伸展裂解的重要标志。华北克拉通南缘中条山-嵩山地区出露有大量的中元古代基性岩墙群,对其研究将有助于深入了解华北克拉通中元古代构造演化特征。其岩石类型以辉绿岩为主,少量辉长辉绿岩和辉绿玢岩...
关键词:基性岩墙群 地球化学 岩石成因 构造环境 华北克拉通南缘 
河南嵩山地区新太古代斜长角闪岩的地球化学特征与成因被引量:13
《岩石学报》2009年第11期3043-3056,共14页周艳艳 赵太平 薛良伟 王世炎 
国家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华北大陆边缘造山过程与成矿”(2006CB4035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672058)资助
嵩山地区登封群是华北克拉通南部古老结晶基底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一套火山-沉积成因的表壳岩系组成,形成于新太古代。斜长角闪质岩石广泛发育于登封群表壳岩中,同时,也以包体形式普遍存在于TTG片麻岩体内部。二者主量元素差别不大,SiO_2...
关键词:登封群 斜长角闪岩 地球化学 华北克拉通 
河南嵩山地区新太古代TTG质片麻岩的成因及其地质意义:来自岩石学、地球化学及同位素年代学的制约被引量:39
《岩石学报》2009年第2期331-347,共17页周艳艳 赵太平 薛良伟 王世炎 高剑峰 
国家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华北大陆边缘造山过程与成矿”(2006CB4035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672058)资助
河南嵩山地区位于华北克拉通南缘,是我国记录前寒武纪地质的典型地区之一。该区广泛出露新太古代TTG质片麻岩套,主要以英云闪长岩类为主,闪长岩类次之,测得的锆石SHRIMP年龄在2600~2500Ma。该套TTG质片麻岩富Na_2O (3%~7%)、SiO_2(>6...
关键词:晚太古代 TTG质片麻岩 地球化学 年代学 华北克拉通南缘 
河北大庙Fe-Ti-P矿床中铁钛磷灰岩的成因:来自磷灰石的证据被引量:17
《岩石学报》2008年第10期2301-2312,共12页陈伟 赵太平 魏庆国 徐勇航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40672058;40272041);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矿床重点实验室2007年度开放基金(编号:200705)资助
铁钛磷灰岩仅由磷灰石和铁钛氧化物组成,常赋存于岩体型斜长岩中,成因上有不混溶和分异堆晶两种不同的认识。本文从磷灰石角度讨论河北大庙铁钛磷灰岩的形成机制。大庙铁钛磷灰岩常产出于浸染状Fe-P矿体内部,有时与块状铁矿石交互出现...
关键词:岩体型斜长岩 铁钛磷灰岩 大庙斜长岩体 Fe—Ti—P矿床 不混溶 分异结晶 堆晶 
华北陆块南部古元古代熊耳群硅质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沉积环境被引量:12
《沉积学报》2008年第4期602-609,共8页徐勇航 赵太平 胡俊良 陈伟 
国家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编号:2006CB4035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40672058)资助
华北陆块南部古元古代熊耳群中的硅质岩主要发育于马家河组沉积岩中,有少量与火山岩共生。通过分析硅质岩的主、微量元素特征,把熊耳群硅质岩分为热水成因和非热水成因两类。热水成因硅质岩表现为低TiO2、MgO、Al2O3和∑REE含量,以...
关键词:华北陆块 熊耳群 硅质岩 地球化学特征 沉积环境 
华北克拉通南部古元古界熊耳群大古石组碎屑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24
《地质论评》2008年第3期316-326,I0001,共12页徐勇航 赵太平 张玉修 陈伟 
国家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华北大陆边缘造山过程与成矿”(编号2006CB4035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40672058);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领域前沿项目(编号GIGCX-04-03)资助课题联合资助的成果
华北克拉通南部熊耳—中条拗拉谷中广泛发育的古元古界熊耳群火山岩,是华北克拉通结晶基底形成后规模最大、涉及范围最广的火山活动产物,以火山熔岩占绝对优势,沉积岩和火山碎屑岩主要分布在大古石组及马家河组,仅占地层总厚度的4.3%。...
关键词:华北 古元古代 熊耳群 大古石组 地球化学 沉积环境 构造背景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