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100470867)

作品数:7被引量:25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吴兆旗姜绍飞苏建强费晓晖朱晓明更多>>
相关机构:福州大学华侨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建筑结构学报》《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工程力学》更多>>
相关主题:抗震性能垫板拟静力试验螺栓连接滞回性能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钢结构连接摩擦面误涂漆处理措施试验研究
《施工技术》2014年第14期171-174,共4页李相勇 吴兆旗 庄宁 郑剑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008081);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20100470867);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0J05113)
对涂有酚醛防锈漆的摩擦型高强螺栓连接摩擦面分别采用香蕉水清洗、喷砂、百叶轮砂纸打磨、砂轮打磨等方法做表面处理,并进行抗滑系数试验测试。结果表明误涂防锈漆会严重降低连接面的抗滑移系数,无论经过何种方法进行摩擦面处理,抗滑...
关键词:钢结构 防锈漆 摩擦面 抗滑移系数 高强螺栓 试验研究 
设置垫板的T形件螺栓连接滞回性能试验研究被引量:4
《工程力学》2014年第2期164-169,176,共7页吴兆旗 姜绍飞 喻露 朱晓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008081);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20100470867);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0J05113)
为提高传统T形件连接的耗能能力,在T形件之间设置两块矩形垫板使T形件翼缘在拉、压荷载作用下均能屈服耗能。设计制作了4个设置垫板的T形件连接试件和1个未设置垫板的试件,进行往复拉压作用下的拟静力试验。结果表明:通过设置垫板提高T...
关键词:螺栓连接 T形件连接 消能元件 滞回性能 试验研究 
设置垫板的T形件螺栓连接力学性能有限元分析
《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第4期801-806,共6页吴兆旗 朱晓明 郑剑智 喻露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008081);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00470867);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0J05113)
应用ABAQUS软件建立了设置垫板的T形件螺栓连接有限元模型,变化垫板尺寸和T形件尺寸设计5个试件,分别对其在单调受拉、单调受压和往复拉压作用下的性能进行分析,并和已有试验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建立的有限元模型能够很好的模拟该连...
关键词:有限元分析 螺栓连接 T形件连接 垫板 耗能 
不同轴力水平下平端板组合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建筑结构学报》2013年第S1期80-88,共9页吴兆旗 庄宁 郭兰慧 费晓晖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008081);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20100470867);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0J05113)
设计制作了4个钢-混凝土组合梁与钢柱之间齐平式端板连接组合节点试件,完成了其在无轴力、梁端承受轴向拉力10%N by、20%N by和受轴向压力10%N by情况下受往复弯矩荷载作用的拟静力试验,研究试件的抗弯刚度、承载力、延性、滞回性能、...
关键词:组合节点 平端板连接 轴力 拟静力试验 滞回性能 
设置垫板的梁柱T形件连接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被引量:8
《建筑结构学报》2012年第12期10-19,71,共11页吴兆旗 苏建强 姜绍飞 费晓晖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008081);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20100470867);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0J05113)
针对传统钢结构梁柱连接在地震中易脆性破坏,改进连接震后不易修复等问题,提出设置垫板的梁柱T形件连接构造措施。设计、制作3个不同形式的梁柱T形件连接试件,分别为未设置混凝土板的连接节点、设置混凝土板的连接节点和未设置混凝土板...
关键词:梁柱连接 T形件连接 垫板 拟静力试验 抗震性能 
钢结构梁柱连接节点抗震性能研究进展被引量:16
《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第5期658-665,共8页吴兆旗 何田田 姜绍飞 苏建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008081);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00470867);福州大学科技发展基金资助项目(2010-XQ-25)
钢结构梁柱连接节点是保证梁和柱协同工作的关键部件,其性能直接影响结构的刚度、稳定性和承载能力.对钢结构梁柱节点应用及发展历史进行回顾,对近年来节点抗震性能的研究进展及其构造措施的改进进行总结.发现目前梁柱连接节点的耗能能...
关键词:钢结构 梁柱节点 抗震性能 焊接连接 螺栓连接 耗能元件 
海峡西岸经济区纠纷解决中心建设的法律分析被引量:1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4期72-80,共9页陈慰星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四十七批面上资助项目(20100470867);福建省社科规划项目(2011);2010年度厦门市社会科学调研课题
海峡西岸经济区是一个富集区位资源的地理区划概念。区位能理论解释区位资源自我增强并促进区位发展的原理,并说明了海西经济区纠纷解决中心应当具备区位能优势,实现自我增强。通过实证分析可知,厦门在海西经济区中具备机制、人才和法...
关键词:海峡西岸经济区 区位能理论 纠纷解决中心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