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0YJE860001)

作品数:5被引量:6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王海袁薇佳许莲华更多>>
相关机构: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国际新闻界》《对外传播》《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主题:报业报人文化特质中西报刊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国民党中央通讯社收回路透社在华发稿权始末
《对外传播》2016年第7期55-57,共3页王海 覃译欧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自筹经费项目"民国报人的跨中西文化特质研究"成果;批准号:10YJE860001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国民党中央及其宣传部认识到国际传播的意义与建立国际通讯社以争取发稿主动权的重要性。中央通讯社在加强自身建设的同时,开展旨在收回路透社等外国通讯社在华发稿权的系列活动。1931年10月,中央社先后与路透社、...
关键词:通讯社 党中央 发稿权 路透社 国民 1931年 国际传播 九一八事变 
中国新闻事业首次对外译介——从《中国本土报刊的兴起》看汪英宾的中西比较新闻观被引量:4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12期117-126,163,共10页王海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自筹经费项目<民国报人的跨中西文化特质研究>(批准号:10YJE860001)
中国现代新闻家汪英宾的著作《中国本土报刊的兴起》,被誉为国人撰写的第一部"中国新闻史学"著作。汪英宾首次系统地向西方介绍了中国新闻事业的概况,他通过对中西古代新闻传播活动、中西新闻采编业务、中西报纸的发行量和广告、中西报...
关键词:中国新闻事业 对外译介 汪英宾 《中国本土报刊的兴起》 比较新闻观 
民国报人跨中西文化特质的成因分析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4年第6期85-88,共4页许莲华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民国报人的跨中西文化特质研究"(10YJE860001)的部分研究成果
尽管中国的报业雏形在唐代已经初见端倪,但真正意义上的近现代新闻业却是伴随着清末民初西方殖民主义的经济、文化扩张在西学东渐的过程中最终形成的。在这种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民国报人因而具有了特殊的跨中西文化特质。本文拟就其历史...
关键词:近现代报业 民国报人 跨中西文化特质 成因 
清末民初报人跨中西文化特质的生成及其对报业之影响被引量:1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期110-116,共7页袁薇佳 王海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民国报人的跨中西文化特质研究"(10YJE860001)
清末民初,服务于外报馆的中国早期报人即"秉笔华士"徘徊于中西文化之间,这个原本被称为"边缘人"的群体在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办报高潮中担当主体。中国近代报业的发展轨迹决定了清末民初报人的跨中西文化特质,他们凭借自身其跨中西文化...
关键词:清末民初 报人 跨中西文化特质 边缘人 公共知识分子 
外国人在华新闻事业的分期法被引量:1
《国际新闻界》2011年第3期116-121,共6页王海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民国报人的跨中西文化特质研究"(10YJE860001)成果
本文通过比较分析中国新闻业史分期法关于在华外报的分期,提出外国人在华办报活动的细分化分期法,并进而对在华基督教报刊和天主教报刊进行分类论述,旨在揭示中国近代新闻事业发展的逻辑和在华外报活动的规律。
关键词:外国人 在华新闻事业 分期法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