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7CGJ003)

作品数:11被引量:61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孙德刚岳汉景张曙光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外国语大学安徽财经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国际展望》《国际论坛》《南亚研究季刊》《阿拉伯世界研究》更多>>
相关主题:准联盟外交准联盟伊朗核问题国际安全机制国际安全合作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军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美国与以色列在伊朗核问题上的共识与分歧被引量:1
《阿拉伯世界研究》2010年第4期29-36,共8页岳汉景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07CGJ00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美以均坚决反对伊朗拥有核武器,且始终认为伊朗发展核技术旨在制造核武器,因此两国主张严格限制伊朗核活动。这是长期以来美以在伊朗核问题上的基本共识,美以现政府仍持有此共识。但由于美国把伊朗核问题置于海湾乃至全球安全战略框架...
关键词:美国外交 以色列 伊朗核问题 海湾安全 中东核扩散 
苏联的核政策与国际核不扩散机制的演变
《西伯利亚研究》2010年第3期9-17,共9页岳汉景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7CGJ003);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基金项目(06JJDGJW009)
苏联对核武器的作用、核战争是否是政治的继续等问题的认识,经历了辩证发展的过程。对这些问题的认识,直接影响了苏联核政策的制定。苏联的核政策与美国的核政策具有很大的关联性,表现出几个明显的阶段性特征。苏联最初坚持美国应率先...
关键词:苏联 核政策 核武器 美国 核不扩散机制 
奥巴马政府在伊朗核问题上的困局浅析被引量:2
《西亚非洲》2010年第2期55-60,共6页岳汉景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准联盟外交与中国安全战略研究"(07CGJ003)的中期研究成果
在伊朗核问题上,美国乔治.沃克.布什政府对伊朗采取的强制性外交政策并没有取得明显成效。在愈益严峻的国内外形势下,如果奥巴马政府延续布什政府的政策而不作变通,则同样会失败。军事打击手段或"不作为"政策虽然都是奥巴马政府在伊朗...
关键词:奥巴马 美国 伊朗核问题 困局 
国际体系转型与新时期大国在中东的准联盟外交被引量:4
《阿拉伯世界研究》2009年第6期18-25,共8页孙德刚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准联盟外交与中国安全战略研究(07CGJ003)";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东伊斯兰地区与国际体系转型研究"(08JZD0039)的前期研究成果
二战爆发前,英、法、美、日等列强形成了多极格局,其中英法在中东开展了殖民外交,其本质是掠夺;二战后,美苏超级大国形成了两极格局,开展了联盟外交,其本质是控制;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一超多强格局"向"后一超多强格局"演变,以美、俄、...
关键词:国际体系转型 大国关系 准联盟外交 军事基地 中国中东外交 
先发制人战略的实施动因分析——基于西亚非洲地区的实证研究被引量:4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09年第5期95-105,共11页孙德刚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准联盟外交与中国安全战略研究"(07CGJ003)的阶段性成果;国家211工程三期"中国特色阿拉伯学-中东学建设"项目资助
本文从安全威胁角度探讨先发制人战略的隐性逻辑,选取战后12个国家在西亚非洲地区共30个先发制人案例(包括未得到执行的实例)加以实证研究。决策者总是在满足国内需要与遵守国际法之间寻找平衡的支点。当安全威胁冲破决策者维护国家核...
关键词:安全威胁 先发制人 国际安全 威胁认知 安全战略 
中国特色的国际合作观——毛泽东时期中国准联盟外交战略探析
《国际展望》2009年第1期28-41,6,共15页孙德刚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准联盟外交与中国安全战略研究(批准号07CGJ003)"的阶段性成果;教育部"211工程"三期重点学科建设项目资助
本文基于中国外交部解密档案和其他资料,考察了毛泽东时期中国特色的国际安全合作模式——准联盟外交。受统一战线思想、中国国家利益、安全威胁认知及美苏对抗态势的共同影响,中国的准联盟外交战略旨在获取外部战略资源,可大致分为与...
关键词:中国外交 准联盟外交 国际安全 安全战略 
结盟外交与国际安全竞争中的“三层博弈”模式被引量:5
《国际论坛》2008年第6期41-46,共6页孙德刚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准联盟外交与中国安全战略研究”(07CGJ003);上海外国语大学2006年校重大课题“当代外交类型研究”之子课题“准联盟外交”的阶段性成果;上海市重点学科B701资助
普特南的两层博弈模式丰富了外交谈判理论,但是在结盟外交领域缺乏普遍解释力。本文提出了三层博弈模式,认为结盟国家不仅是在对内与对外两个层面展开博弈,而且还在特殊的联盟框架内与盟友展开博弈,这种博弈主要依靠高层互访、口头承诺...
关键词:结盟外交 准联盟 双层博弈 三层博弈 
美国与沙特准联盟外交的理论与实证研究被引量:7
《阿拉伯世界研究》2008年第5期34-41,共8页孙德刚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准联盟外交与中国安全战略研究"(07CGJ003)的阶段性成果;上海市重点学科B702资助
二战结束以来,美国与沙特特殊关系的构建主要依靠准联盟外交,这类外交具有合作载体的非正式性、解决任务的选择性、合作手段的灵活性和战略指向的模糊性等特点。美沙准联盟外交的形成具有国际层面、国家层面和单元内部层面三重原因,双...
关键词:美国中东政策 美沙关系 准联盟外交 国际安全 海湾地区 
巴基斯坦恐怖组织中的中东因素探析被引量:1
《南亚研究季刊》2008年第3期13-16,42,共5页孙德刚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准联盟外交与中国安全战略研究”(批准号07CGJ003);上海外国语大学重大课题“当代外交类型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巴基斯坦与中东伊斯兰恐怖组织之间保持着密切的联系渠道,亦即反苏伊斯兰圣战组织渠道、沙特和伊朗渠道、中亚渠道以及克什米尔渠道,双方还保持着密切的人员、资金和军火交流途径。巴基斯坦同中东恐怖组织的联系不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的...
关键词:巴基斯坦 恐怖组织 中东因素 非传统安全 
美国关于经济制裁的战略思考与对华禁运决策(1949—1953)被引量:13
《国际政治研究》2008年第3期96-113,共18页张曙光 
国家社科研究基金项目"我国和平发展道路与新时期国际战略研究--兼论经济外交战略"(07CGJ003)前期成果
如何发挥经济制裁的对外安全和政治作用,向来是国家对外战略思考和决策的一个重要议题。对此,国际政治研究成果表明,出于政治目的的对外经济制裁具有特定的内涵、模式、动机和效果。特别在解决国际冲突时,对外经济制裁构成了一个介于采...
关键词:经济制裁 美国 中国 对华经济制裁 贸易禁运 冷战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