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2CZW075)

作品数:6被引量:8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曹霞更多>>
相关机构:南开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主题:十七年文学批评《讲话》文学批评妇女性别视角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讲话》历史谱系的建构(1942-1966)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2016年第2期141-155,共15页曹霞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十七年’文学评论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建构关系研究(12CZW075)成果
从1942年毛泽东发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下文简称'《讲话》')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发生之前,《讲话》经历了多种角色合力的历史谱系建构,其中,毛泽东对《讲话》文本发表的精心考量、行政机关和文化机构的政治宣传具有主导性...
关键词:历史谱系 王实味 小资产阶级 毛泽东文艺思想 文艺方向 知识分子 延安文艺界 
有限度的审美经验批评——论侯金镜的文学批评观与批评实践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5年第5期79-83,共5页曹霞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十七年’文学批评与文学生产关系研究"(11YJC751006);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十七年’文学评论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建构研究"(12CZW075)
在"政治化"倾向比较普遍的"十七年",侯金镜从艺术经验出发,探索短篇小说的形式和内在规律,提倡"多样化"的题材观。从批评方法来看,他运用文本细读法和"同类比较法",读出了作品的审美特点和个性特征,提供了一种从内部观照文学审美特质的...
关键词:侯金镜 “十七年”文学 文学批评 短篇小说 题材 批评方法 
“十七年”批评话语与诗歌语体的嬗变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3期109-116,共8页曹霞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十七年’文学评论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建构研究"(项目编号:12CZW075)
在"十七年",诗歌语言发生了巨大的嬗变,这不仅是时代和政治推动的结果,也是诗歌理论批评实践的结果。五十年代初,批评家关于古典话语与现代诗融合的理论探讨还保有一定的个性化空间,随着政治风潮的纷至沓来,批评家建构起了与时代语境相...
关键词:“十七年” 批评话语 诗歌语体 政治化 
“十七年”文学批评与“清洁”的文本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5年第1期90-93,共4页曹霞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的阶段性研究成果(12CZW075)
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支持下,"十七年"主流批评家的实践被赋予了"权威化"和"指导性"功能。他们以政治和阶级标准对于作家作品进行"检查",对不符合要求的"异质"进行剪除和清理。在意识形态和批评的双重威压下,作家对自己的作品进行大幅...
关键词:“十七年” 文学批评 阶级斗争 知识分子改造 日常生活 
阶级话语的流变与文学批评功能的转换被引量:2
《山东社会科学》2014年第11期93-99,共7页曹霞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十七年’文学批评与文学生产关系研究"(项目编号:11YJC751006);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十七年’文学评论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建构研究"(项目编号:12CZW075)的阶段性成果
从1927年到"十七年",随着中国政治形势与意识形态的变迁,阶级话语的语义内涵和功能几度变迁。本文意在通过对"阶级"这一词汇的考察,分析其话语流变背后政治和文化霸权力量的变化,以及以"阶级"为关键词的文学批评功能的转换,从中可以看...
关键词:阶级话语 文学批评功能 革命文学 《讲话》 ”十七年” 
“妇女”想象与社会主义美学的规约——论“十七年”文学批评中的性别视角及其功能被引量:6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4期40-47,共8页曹霞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1YJC751006);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2CZW075)
新中国成立后,在社会主义美学的规约下,"十七年"文学批评对"性别话语"进行了重新编码。通过对"妇女"的"工农兵"身份进行阐释和建构,对婚恋故事设定边界或将其纳入宏大叙事的链条之中,以及对参加公共实践的妇女进行"性别倒置"的政治价值...
关键词:“妇女”想象 社会主义美学规约 性别 “十七年”文学批评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