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科技情报》

作品数:1164被引量:77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中外科技情报》
主办单位: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最新期次:2007年24期更多>>
发文主题:油气石油油田采收率天然气更多>>
发文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经济管理天文地球化学工程更多>>
发文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北京日报报业集团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挪威DNO公司在伊库尔德地区油田开发获新进展
《中外科技情报》2007年第23期2-2,共1页张庆茹(摘) 
挪威Det Norske Oljeselskap公司(DNO)称,其在伊拉克库尔德斯坦地区Tawke油田最近钻的几口井都见到了含油层。 该公司称,Tawke-5A井和Tawke-8井目的层是油田中部的深层油藏。
关键词:油田开发 挪威 深层油藏 含油层 伊拉克 目的层 
大庆深层天然气生产势头强劲
《中外科技情报》2007年第24期2-2,共1页张庆茹(摘) 
大庆油田公司采气分公司2007年已累计生产深层天然气1.32×10^8立方米,液态二氧化碳1609吨,平均日产天然气57.8×10^4立方米,最高日产量达60×10^4立方米。这标志着在“原油硬稳定,天然气快发展”的大背景下,大庆油田深层天然气...
关键词:大庆油田公司 天然气生产 液态二氧化碳 深层天然气 日产量 立方 采气 原油 
争夺第二个中东
《中外科技情报》2007年第24期2-3,共2页张庆茹(摘) 
严寒的北极过去只是探险者的圣地:可是近年来随着气候变暖,海冰退却,北极资源开采的成本在降低。通常的说法是,全世界有大约25%的油气资源隐藏在北极,北极圈因而有“第二个中东”之称。从北冰洋连接大西洋和太平洋的西北航路,也...
关键词:中东 北极圈 气候变暖 资源开采 油气资源 太平洋 大西洋 北冰洋 
江汉油田解决岩心岩屑保存难题
《中外科技情报》2007年第24期3-3,共1页张庆茹(摘) 
针对岩心、岩屑难以保存的问题,江汉油田研究院经过反复试验,终于摸索出一套简易的“岩心套装保存”技术,攻克了岩心、岩屑的保存难题。 由于岩心、岩屑易腐蚀、易挥发,盐和钙芒硝,暴露在空气中极易潮解、响样品质量。尤其是盐间...
关键词:保存方式 江汉油田 岩心 岩屑 样品质量 砂岩样品 研究院 易挥发 
内蒙古自治区石油天然气产量逐年增加
《中外科技情报》2007年第24期3-3,共1页张庆茹(摘) 
从内蒙古自治区国土资源厅获悉,近年来,内蒙古境内石油、天然气勘探工作取得重大突破,产量逐年增加。截至2006年底,位于内蒙古乌审旗境内的苏里格气田累计探明地质储量5336.52×10^8立方米,预测远景储量达4×10^12立方米。预计到2...
关键词:内蒙古自治区 天然气产量 石油 内蒙古乌审旗 国土资源厅 苏里格气田 勘探工作 地质储量 
地震沉积学的分支——高频层序地层学:在美国路易斯安那州海上Tiger Shoal地区50号Vermilion区块中新统中的应用被引量:1
《中外科技情报》2007年第24期4-15,共12页冷鹏华(译) 
本文介绍一种使用井和3D地震数据进行高频(4阶)层序和体系段(systems tracts)成像的地震沉积学方法。关键技术包括(1)为了更好地进行井与测井曲线综合,通过90°相位调整使地震数据与测井岩性综合,(2)进行沉积体系的层序和平...
关键词:3D地震数据 层序地层学 路易斯安那州 沉积学 高频 中新统 海上 美国 
中亚地区油气生产现状及未来发展预测
《中外科技情报》2007年第24期15-24,共10页温希娟 
根据中亚地区的油气资源状况,将中亚五国分为两类:油气盈余国(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油气短缺国(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分析了中亚各国的油气生产现状和消费需求动态,重点研究了中亚地区两个油气输出国...
关键词:油气运输 中亚地区 生产现状 预测 哈萨克斯坦 土库曼斯坦 吉尔吉斯斯坦 乌兹别克斯坦 
世界油气勘探地质理论与技术的新进展
《中外科技情报》2007年第24期24-29,共6页纪虹 
近年来世界油气地质理论应用在多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新理论、新技术不断涌现。这些重要的理论、概念和方法,一方面为石油工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将促进地学领域各相关学科,如地层学、沉积学、构造学、地史学等学科的发展。
关键词:地质理论 油气勘探 技术 世界 经济效益 石油工业 相关学科 地学领域 
世界石油市场对石油需求的反应
《中外科技情报》2007年第24期29-32,共4页李维安(译) 
若按给定的目前石油需求预测,则欧佩克(OPEC)的主要成员国势必要降低石油产量,以避免因非(OPEC)石油供给增长而在短期内出现的市场供过于求。
关键词:石油需求 石油市场 世界 需求预测 石油产量 供过于求 石油供给 
非洲积极向中国取经
《中外科技情报》2007年第23期2-2,共1页张庆茹(摘) 
中非除了经济关系发展迅速之外,各个层面的交往也趋于频繁,中国主动走近非洲,非洲积极走近中国,两者的互动造就了今天的融洽局面。 中国经济发展的速度、模式、方法、途径,都成为非洲国家感兴趣及深入研究的内容,也是导致非洲国...
关键词:非洲国家 中国 经济关系 经济发展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