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遗产》

作品数:5002被引量:348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中华遗产》
主办单位:中华书局有限公司
最新期次:2024年12期更多>>
发文主题:中国人声音博物馆遗产历史文化更多>>
发文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文学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作者:胡忠良王敬雅丛绿王琎晓东更多>>
发文机构: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故宫博物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不说再见
《中华遗产》2024年第12期6-6,共1页《中华遗产》编辑部 
《国宝陕西》(下)是今年的最后一期杂志,也许是《中华遗产》杂志的最后一期。书柜里,摆放着排列整齐的全套230期《中华遗产》,还有11本精心制作的增刊:《中国美色》《中国图案》《中国衣冠》《汉字中国》《国宝山西》……这就是编辑团...
关键词:春花秋实 玉壶 《中华遗产》 国宝 回望 
什么是“汉”?
《中华遗产》2024年第12期8-13,共6页知琪 
汉水浩荡甲骨文未发现“汉”这个字。北宋时,安州孝感(今属湖北)出土了著名的“安州六器”,即一组带有铭文的西周青铜器,其中一件“中赢(又名父乙)”上的铭文里,有“成汉”二字,古文字学家推断这一迄今发现最早的“汉”字,意为汉水。可...
关键词:古文字学家 西周青铜器 青铜编钟 安州六器 下寺 楚墓 甲骨文 钟铭 
汉长安城 汉家宫阙 长乐未央
《中华遗产》2024年第12期14-25,共12页周舒 
汉朝的长安城,是一座宫殿之城:有大名鼎鼎的未央宫、长乐宫;有耳熟能详的椒房殿、清凉殿;有中国最早的国家图书馆天禄阁、中国最早的国家档案馆石渠阁汉代名臣萧何曾说,宫室“非壮丽无以重威”。汉家宫阙虽然已成绿荫黄,仍不失它灯塔般...
关键词:国家档案馆 国家图书馆 长乐未央 石渠阁 汉长安城 长乐宫 未央宫 
汉代的“大地原点”
《中华遗产》2024年第12期26-27,共2页
在咸阳市三原县嵯峨镇天井岸村的清峪河河谷西侧台塬上,有一座巨型盆状竖穴圆坑。圆坑东侧,有5处呈梅花桩分布的夯土台,构成东、西、南、北、中台。2015年,考古人员在天井壕遗址开展考古工作,于坑体北侧采集了大量绳纹筒瓦、板瓦和云纹...
关键词:云纹瓦当 绳纹 大地原点 天井岸村 考古人员 梅花桩 清峪河 板瓦 
阳陵 复活景帝的汉朝
《中华遗产》2024年第12期28-39,共12页纳兰朗月 
中国封建社会第一个盛世“文景之治”的开创者之一——西汉孝景帝刘启,他的陵墓一一阳陵,是迄今保存最完整的西汉帝陵陵园。那是一座微缩的西汉帝国,也是汉景帝理想的地下世界。汉景帝的“兵马佣”成卫长安城的铠甲武士。
关键词:西汉帝陵 文景之治 景帝 阳陵 西汉帝国 汉朝 长安城 
五陵:古意诗心帝王陵
《中华遗产》2024年第12期40-43,共4页莫大 
唐文宗开成四年(839年)的一个秋日,自宣州回京的诗人杜牧,信步游览于长安城南的乐游原上。向北望去,隐隐是五陵原上西汉帝陵封土的轮廓。“看取汉家何事业,五陵无树起秋风。”仿佛有一股穿越历史的力量,指引着杜牧一步一步向五陵原走去。
关键词:西汉帝陵 乐游原 唐文宗 五陵原 杜牧 
石门颂 震撼与遗憾
《中华遗产》2024年第12期44-51,共8页张益铭 玄都观(摄影) 
东汉建安二十年(215年),曹操西征张鲁。大军穿越秦岭山脉中的褒斜道,来到距汉中近在咫尺的咽喉要地石门。相传,面对脚下奔流而过的褒河,眼见河水击石,犹如滚动之雪浪。曹操欣然命笔,在一块巨石上,留下“衮雪”二字。自此,“衮雪”与石...
关键词:褒斜道 秦岭山脉 褒河 石门颂 人文风景 曹操 
陕北画像石:汉代边疆绣像
《中华遗产》2024年第12期52-57,共6页徐栗影 
东汉和帝永元元年(89年),外戚窦宪因为过于骄横跋扈,被坐罪下狱待斩。为免一死,窦宪自荐去带兵攻打匈奴,将功补过。横行乡里、滥杀仇人的窦宪,在与南匈奴合兵打击北匈奴的战场上骁勇无匹,将不可一世的北匈奴击溃并赶出了漠北,彻底解决...
关键词:窦宪 陕北画像石 南匈奴 北匈奴 外戚 滥杀 骁勇 
铜蚕与驼俑:古丝路传奇
《中华遗产》2024年第12期58-61,共4页姜柔婴 
一只熠熠闪亮的鎏金铜蚕,一件图案奇特的骆驼陶痛,看似毫无关联的两件考古文物,却成为古丝绸之路东西文化交流的有趣证物。蚕丝西去公元前30年,伟大的古罗马诗人维吉尔完成了四卷《农事诗》的创作。在诗歌里,维吉尔提到遥远的东方有个...
关键词:东西文化交流 古丝绸之路 考古文物 维吉尔 古罗马 身份地位 农事诗 鎏金 
大唐宝藏 盛世的丰盈
《中华遗产》2024年第12期62-69,共8页朱紫阳 柳叶氘(摄影) 
在陕西出土的唐代文物中,总有一些让人难忘。它们做工精细,典雅华丽,但又难以复制,个性鲜明。人们一看便知,这就是“大唐”制造。地不爱宝,在大唐王朝近三百年的厚厚地层里,埋藏着难以计数的看得见、摸得着的宝藏。唐三彩,应该是最为大...
关键词:大唐王朝 唐三彩 个性鲜明 文物 地不爱宝 唐代 宝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