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脑血管病杂志(电子版)》

作品数:1301被引量:3352H指数:20
导出分析报告
《中华脑血管病杂志(电子版)》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最新期次:2024年6期更多>>
发文主题:脑血管病卒中脑卒中脑梗死缺血性卒中更多>>
发文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语言文字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发文作者:刘建民黄清海傅瑜胡良平董强更多>>
发文机构: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复旦大学第二军医大学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宁夏回族自治区科技厅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早发型卒中后认知障碍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中华脑血管病杂志(电子版)》2024年第6期573-579,共7页吴婷婷 张薇 何雅琪 沈海清 路敬叶 张艳 
2022年如皋市指令性科技攻关计划项目(SRG(22)1072)。
目的调查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早发型卒中后认知障碍(PSCI)的发生情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式,随机抽取于2021年8月至2023年3月在如皋市人民医院和泰兴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且在发病后3~6个月内完成临床随访的...
关键词:老年人 缺血性脑卒中 卒中后认知障碍 患病率 危险因素 
超声测得视神经鞘直径及其与眼球横径比值对急性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中华脑血管病杂志(电子版)》2024年第6期580-585,共6页王祥卫 李勋 赵峰 徐佳 曹嘉雯 
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2023年度发展基金课题重点项目自然科学类(KD2023KYJJ188)。
目的探讨超声视神经鞘直径(ONSD)和ONSD/眼球横径(ETD)与急性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将泰兴市人民医院2021年10月至2023年3月收治的急性出血性脑卒中患者97例以住院结局分组,将改良Rankin量表评分≤3分的患者纳入预后良好组(6...
关键词:急性出血性脑卒中 超声 视神经鞘直径 眼球横径 
药物诱导亚低温对缺血性脑卒中的神经保护作用及DRP-1调控线粒体功能在其中的潜在分子机制
《中华脑血管病杂志(电子版)》2024年第6期586-594,共9页江倩 王红蕊 朱玥荃 李响 耿晓坤 李凤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82101436);首都医科大学2022年度科技计划、社科计划一般项目(KM202210025002);北京市通州区区财政经费(2024)。
目的探讨药物诱导亚低温对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及线粒体裂变动力相关蛋白1(DRP-1)调控线粒体功能在其中的潜在分子机制。方法45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sham组)、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MCAO)组和MCAO模型+腹...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 亚低温 线粒体裂变 缺血/再灌注损伤 细胞凋亡 
内源性白介素-2转录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
《中华脑血管病杂志(电子版)》2024年第6期595-600,共6页张艺唯 赵海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2271309,82071314)。
白介素-2(IL-2)是第一个被成功克隆的多细胞来源、具有多功能的细胞因子。IL-2主要由CD4+T细胞产生,对多种淋巴细胞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因此在治疗免疫相关疾病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内源性IL-2的转录调控涉及多种顺式作用元件和反式作...
关键词:白介素-2 顺式作用元件 反式作用因子 转录调控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一体化急救护理的研究进展
《中华脑血管病杂志(电子版)》2024年第6期601-605,共5页赵媛媛 关欣 欧梦仙 王军 
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首发2022-4-20114)。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具有发病急、进展快、预后差的临床特点,采用院前-院内一体化急救护理可缩短急救时间,改善患者预后。本文主要介绍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急救常用评估工具、院前-院内一体化急救护理内容、预防再出血的管理及...
关键词:动脉瘤 蛛网膜下腔出血 出血性脑卒中 一体化急救护理 
脑小血管病排尿障碍研究进展及机制探讨
《中华脑血管病杂志(电子版)》2024年第6期606-610,共5页王育伟 杨琼 丁文华 邱景景 耿玉荣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901204);2022年度兵团指导性科技计划项目(2022ZD029);2020年度石河子大学创新发展专项项目(自然科学类)(CXFZ202002)。
以往研究认为膀胱功能高度依赖中枢神经系统,“血管-脑-膀胱轴”概念已广泛应用于神经系统疾病相关排尿障碍。脑小血管病(CSVD)是老年人不可忽视的疾病负担,排尿障碍是其主要的非认知运动症状,主要有尿频、尿急、夜尿症以及急迫性尿失...
关键词:脑小血管病 排尿障碍 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影像学 
恶性肿瘤相关出血性卒中的研究进展
《中华脑血管病杂志(电子版)》2024年第6期611-615,共5页黄华 梁志坚 
中南地区(广西)慢病防控科技综合示范研究(2018YFC1311305)。
恶性肿瘤患者发生出血性卒中的风险显著高于正常人群,其风险随着肿瘤的进展而增加,提示恶性肿瘤可能直接或间接地导致出血性卒中的发生。近期研究发现,恶性肿瘤合并出血性卒中的患者,大多无传统的脑卒中危险因素,其出血性卒中的发生可...
关键词:恶性肿瘤 出血性卒中 临床特点 发病机制 
定量脑电图在成人重症监护室中的应用
《中华脑血管病杂志(电子版)》2024年第6期616-620,共5页吴仔弦 杨思敏 周保纯 
放射医学与辐射防护国家重点实验室资助项目(GZK1202406)。
重症监护室(ICU)的患者由于多种病因常合并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障碍,脑电图可对患者神经功能进行早期动态评估,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定量脑电图操作简单,抗干扰性能强,易于判读,对于ICU常见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监测及评估具有独特优...
关键词:脑电监测 神经功能 评估 
血管内皮细胞来源胞外囊泡在缺血性脑卒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中华脑血管病杂志(电子版)》2024年第6期621-629,共9页金小娟 马晓瑭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2170407);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项目(2020A1515010089,2021A1515010982)。
缺血性脑卒中(IS)致死致残率高,目前缺乏有效的诊疗方法。脑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紊乱引起脑组织缺血缺氧,并通过细胞间通信作用调控血脑屏障(BBB)以及神经血管单元(NVU)细胞功能,是IS发生和发展的重要病理基础。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内皮细...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 内皮细胞 胞外囊泡 血脑屏障 神经血管单元 
网状大脑中动脉一例报道及文献回顾
《中华脑血管病杂志(电子版)》2024年第6期630-635,共6页钟曦 高伟 王惠芳 
网状大脑中动脉(rete-likemiddle cerebral artery,R-MCA)是一种罕见的内血管变异,其特征是大脑中动脉M1段主干狭窄甚至闭塞并被网状或丛状小血管取代。R-MCA在临床上可表现为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脑梗死,也有少部分患者仅表现为头...
关键词:临床医师 大脑中动脉 全脑血管造影 血管变异 文献回顾 影像学特征 蛛网膜下腔出血 丛状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