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文博》

作品数:957被引量:253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武汉文博》
主办单位:武汉文物博物馆学会;武汉博物馆
最新期次:2017年1期更多>>
发文主题:武汉博物馆博物馆纪念馆革命博物馆文物普查更多>>
发文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艺术文学更多>>
发文作者:姚伟钧徐明庭严昌洪冯天瑜邓正兵更多>>
发文机构:武汉博物馆华中师范大学武汉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湖北大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扬红色文化 展传统风采”迎新年专场活动在武昌农讲所旧址举行
《武汉文博》2017年第1期56-56,2,共2页张帆 
2017年1月21日,在武汉市文化局、市科协和市教育局的指导下,由武汉革命博物馆和市科技报共同主办的“扬红色文化展传统风采”爱国主义教育迎新年专场活动在武昌农讲所旧址圆满举行。一大早,在喜庆的《步步高》民乐声中,参加活动的市民...
外来务工子女春节期间做客武汉博物馆
《武汉文博》2017年第1期57-57,共1页
2017年春节期间,武汉博物馆联合共青团汉阳区委员会、汉阳区青少年教育办公室举办的“博物馆奇妙日体验行”寒假户外体验营活动在武博举行。汉阳区外来务工子女和贫困家庭青少年近五十人来到武汉博物馆做客。孩子们在博物馆工作人员的...
辛博举办《走向共和——晚清民国火花展》与“小火花,迎新春”活动
《武汉文博》2017年第1期57-57,共1页潘志鹏 
火花,即火柴盒上的贴画,又称“火柴标签”“寸磷票”等。它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形象反映了社会时代风貌,作为一种历史文化载体,把时间与空间、人物与事件结合,将历史上有意义、有影响的重大事件与重要人物通过方寸画面呈现给世人,是历...
张正明先生与楚学研究
《武汉文博》2017年第1期4-5,共2页刘玉堂 
我个人认为,张正明先生在楚学研究方面所作的开拓有三个标志。第一,张先生写了第一本《楚文化史》,这部书如果仅按出版时间来说是大陆的第一部,但若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它是国内外的第一部。说它是大陆的第一部是因为台湾的学者文崇一先生...
忆张正明先生
《武汉文博》2017年第1期6-7,共2页王光镐 
个子不高但精力充沛,才华横溢却谦恭自持,名冠三楚然礼贤下士,这就是我心中的张正明先生。张先生是1980年冬来到湖北省社会科学院的,因为同在一个研究领域,我们很快就认识了,也很快成为无话不谈的忘年挚交。在我离开湖北前的十年间,我...
《名舰重见——中山舰出水二十周年特展》隆重展出
《武汉文博》2017年第1期7-7,共1页李立新 
名舰流芳无愧日月千秋照,雄史传世不负江河万古流。1986年5月首次提出打捞中山舰,1995年11月24日国务院授权国家文物局正式批准中山舰由湖北省政府组织实施打捞,1996年11月开始正式打捞,历经三个月的时间,在1997年1月28日整体打捞一次...
张正明先生与湖北大学楚文化研究
《武汉文博》2017年第1期8-8,共1页吴成国 
张正明先生是我国楚学研究的著名学者,我与张先生虽未曾谋面,但先生却是我十分崇敬的一位学者。这里,我想以几个片段说说张先生与湖北大学楚文化研究的关系。湖北大学自上世纪80年代初以来,一直有着楚文化研究的基本人员与研究力量,这...
试论博物馆社会教育的三大发展空间被引量:1
《武汉文博》2017年第1期9-13,共5页蒋咏梅 
博物馆是展现一座城市时间、空间历史的立体档案。博物馆只有通过开展社会教育活动,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才能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
关键词:社会教育 发展空间 宣教活动 
民国纸质藏品的收藏与保护
《武汉文博》2017年第1期14-16,25,共4页高璇 
保护珍贵的纸质收藏品,不但是对人类文化财富的一种珍视,更是收藏机构或收藏者的责任。民国时期处于我国近代化的转型时期,政治、思想、文化复杂多样,加之西方印刷技术的传入,产生了大量的民国纸质文献资料。目前,民国藏品的收藏与保护...
关键词:纸质藏品 防酸处理 替代服务 
武博“行走的课堂”走进恩施州建始县摩峰中心小学
《武汉文博》2017年第1期58-58,共1页
2017年2月下旬,正值初春时节,春寒料峭,恩施州的武陵山区还飘着雪花,但建始县官店镇摩峰中心小学二年级(1)班传来的阵阵欢笑和声声惊叹,让课堂氛围充满了浓浓的春意。原来,孩子们正在聆听武汉博物馆《舌尖上的武汉》精品课程。武汉博物...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