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理论研究》

作品数:571被引量:118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古代文学理论研究》
主办单位: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最新期次:2024年1期更多>>
发文主题:《文心雕龙》诗学编辑部报告文学古代文学理论研究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文化科学历史地理哲学宗教更多>>
发文作者:曹旭李平韩立平魏耕原孙克强更多>>
发文机构:华东师范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上海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境界概念的纷争与真理性
《古代文学理论研究》2024年第1期67-91,共25页王世海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校级预研项目“《红楼梦》情节叙述的自然主义诗学建构”(项目编号:YY2023W01)阶段性研究成果
境界概念的意涵及其相关问题,一直是中国美学及文论界讨论的重要话题之一。综合来看,王国维对境界及意境概念的阐释与《诗格》中的“三境”说法基本一致。物境强调“以物观物”的境真,情境强调“以我观物”的深情,意境强调“意与境浑”...
关键词:境界 三境  本质 王国维 
中国文论中的阅读学传统
《古代文学理论研究》2024年第1期34-48,共15页付定裕 
国家社科基金社科学术社团主题学术活动“中国特色文论体系研究”项目(20STA027);河南师范大学2022年度教育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2020年度河南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项目(2020GGJS183);华东师范大学文化传承创新研究专项项目“中国文论的古今贯通与跨域研究”(2022ECNU-WHCCYJ-23)成果之一
中国文论中有大量关于阅读的论述,触及到阅读学的多个层面,其中最重要的有四个阅读学传统,即经典研读的传统、人格修养的传统、精神对话的传统和人文创造的传统。这些阅读学传统在“五四”以来反传统的文化思潮中均已断裂,随着数字化时...
关键词:中国文论 阅读学传统 阅读问题 活古化今 
新见顾太清佚文《有此庐诗钞序》考释
《古代文学理论研究》2024年第1期298-310,共13页任群 
国家社科基金“钱仪吉年谱”(23BZW086)阶段性成果
《有此庐诗钞序》是顾太清为女诗人金孝维诗集所作的序言。这篇文章未见于传世的《天游阁集》《东海渔歌》等集中,是一篇佚文,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这篇文章不仅展示了顾太清的古文创作能力,也为揭示她与秀水钱氏家族的文学交游提供了...
关键词:顾太清 《有此庐诗钞序》 李介祉 秀水钱氏 
徐昂著、蒋礼鸿校录《韩文讲记》
《古代文学理论研究》2024年第1期497-520,共24页楼培 吕淑燕 
徐昂先生著、蒋礼鸿先生校录《韩文讲记》一卷,约作于1930年代中后期或1940年代初,今藏于浙江图书馆古籍部。该卷择取韩愈《原道》《原性》《杂说》等十七篇名文加以阐幽发微,注重辨体,揭示文法,对理解韩文有重要的价值。它与徐氏《文...
关键词:《韩文讲记》 徐昂 蒋礼鸿 中国古代文章学 
罗根泽《中国文学批评史》的成书和版本
《古代文学理论研究》2024年第1期355-374,共20页王波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文学批评史的发生和演进研究(1920—1960)”(编号:16CZW004)
罗根泽《中国文学批评史》是最初因讲授中国文学批评史课程需要而编写的讲义,后经过修改而成著作,即1934年出版的《中国文学批评史(Ⅰ)》,内容只到魏晋南北朝时期。1940年代,他先后编著出版周秦两汉、魏晋六朝、隋唐、晚唐五代四册文学...
关键词:罗根泽 中国文学批评史 古代文论 
教化·文词·性命·历史:明代戏曲“学问化”的四个维度
《古代文学理论研究》2024年第1期255-274,共20页史一辉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明代文人戏曲历史书写的互文性研究”(项目编号:22CZW030)阶段性成果
“学问”是明代士大夫重要的日常话语和精神追求,后内化为明代戏曲家的文本追求、批评理论和文化理想。明人从教化、文词、性命、历史四个维度完成“学问化”:教化是“学问化”开端,改变了戏曲文体认知,吸引士大夫大量参与戏曲创作;文...
关键词:明代戏曲 学问 本色 文人化 《琵琶记》 
汇编文话的资料剪裁与知识呈现——以朱荃宰《文通》的“文源论”为中心
《古代文学理论研究》2024年第1期418-438,共21页龙飞宇 
汇编文话是文话编纂的形式之一,以转录旧籍的手法完成书籍的制作。通过文本的取舍与拼接,汇编文话的编者以有别于原创理论的形式呈现知识、塑造读者。晚明学者朱荃宰所编《文通》一书,尤能体现此种现象。聚焦于朱氏的“文源论”,发现他...
关键词:《文通》 《史通》 篇目取舍 拼贴众说 知识呈现 
古代文论话语生成中的权力因素浅析——以欧阳修《梅圣俞诗集序》与“穷而后工”的诗学个案为例
《古代文学理论研究》2024年第1期171-197,共27页吕梅 
华东师范大学文化传承创新研究专项项目“中国文论的古今贯通与跨域研究”(2022ECNU-WHCCYJ-23)成果之一
在《梅圣俞诗集序》与“穷而后工”这一经典诗学个案中,微观权力对文论话语的介入,显现为身份政治和文学传统两个方面。居政治上位且更具文坛影响力的欧阳修,建构了梅尧臣的仕穷而诗工的形象,不仅将梅仕宦不偶的境遇代入时人视野,也将...
关键词:文论 话语 权力 政治身份 文学传统 
由悲剧意识到人格境界:陶渊明诗歌的审美超越和价值建构
《古代文学理论研究》2024年第1期149-170,共22页高宇燕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唐诗宋词审美类型研究”(15BZW095);中国人民大学重大基础项目“中国古代诗词悲剧意识研究”(16XNL008)成果
中国文化的悲剧意识源自人欲望的无限性和客观有限性之间的矛盾。悲剧意识不能被消灭,但可以通过审美超越化为境界提升和价值建构的资源。陶渊明是中国最伟大的诗人之一,其思想之深刻玄远、风格之平淡绚烂、人格之真淳高古,实由其对悲...
关键词:陶渊明 悲剧意识 审美超越 人格境界 中国文化 
明代古文选本的选文形态及其文学史意义
《古代文学理论研究》2024年第1期391-417,共27页李矜君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历代古文选本整理及研究”(批准号:17ZDA47)阶段性成果;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文化变革视野下的中国现代文言散文研究”(批准号:22CZW043)阶段性成果
选文,是古文选本的核心要素。其不仅是选文者个性气质的展现,也反映出不同时代文学、社会风气的发展。入明以后,古文选本选文形态经历了两个重要的发展时期。前一时期,明洪武至正德初,选文在排抑“八代”、诗文合选及与经、史、子的边...
关键词:明代 古文选本 选文形态 演变 文学史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