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献研究》

作品数:882被引量:278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历史文献研究》
主办单位: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
最新期次:2024年1期更多>>
发文主题:中國校勘清代宋代注疏更多>>
发文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文学更多>>
发文作者:王记录毛瑞方唐明贵邱居里张升更多>>
发文机构:北京师范大学西南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河南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明代作家秦金研究三題
《历史文献研究》2024年第1期285-299,共15页郝潤華 高雲飛 
秦金,明無錫人,弘治進士,官两京五部尚書,歷事三朝。與“前七子”領袖李夢陽素有厚交,積極參與文學復古運動。嘉靖年間,曾與吴中邵寶、杭濟與杭淮兄弟、顧可適等人爲詩酒之會,多相唱和,對復古運動在江南的傳播興盛具有一定推動作用。明...
关键词:秦金 交遊 吴中詩壇 遺詩遺文輯考 
學術與政治的糾纏——中國古代圖書分類法的政治導向
《历史文献研究》2024年第1期272-284,共13页張尚英 
教育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專項課題(A類)重點項目(尼山世界儒學中心/中國孔子基金會課題基金項目)“巴蜀《春秋》學研究及文獻整理”(23JDTCA062)階段性成果
與西方以學科爲基礎來進行圖書分類不同,中國古代是以政治導向爲基礎來進行圖書分類的。中國古代圖書分類法類目的設置、排序、從六分法到四分法的重大演變及一些具體類目的調整,政治導向都起着决定作用,即以對治國平天下的重要性爲標...
关键词:古代圖書分類 政治導向 類目 排序 演變 
“興國軍(州)”“興國縣”及相關問題辨正——以宋代著名文學家王質籍貫爲中心
《历史文献研究》2024年第1期261-271,共11页董紹政 
本文以文獻爲根據,對宋元明清以來湖北“興國軍(州)”與江西“興國縣”等州縣名的來龍去脉作了深入考述,並指出了由二名引起的文獻記載混亂現象,最後辨正了因二名混用而致誤的宋代著名文學家王質、明代後七子吴國倫的籍貫和明代名臣海...
关键词:興國軍(州) 興國縣 王質 海瑞 籍貫 
朱熹“無統説”的建立與其影響
《历史文献研究》2024年第1期249-260,共12页宿溢輝 
朱熹的“無統説”是其正統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的確立與正統學説的發展相關。朱熹以前,正統學説中就有以個别王朝爲“閏”“絶統”的觀念,不過這種思想並未得到完全落實,也未能給予無統王朝一個清晰準確的定義。朱熹以“一統”作爲絶...
关键词:正統 無統説 朱熹 史書書寫 
朱陸異同與優入聖域——以從祀爲考察中心
《历史文献研究》2024年第1期234-248,共15页王耐剛 
陸九淵、王守仁二人從祀孔廟,是學術與政治相互糾合的一個縮影,反映出理學史上朱陸(朱王)異同及其相關問題的影響力。陸九淵的從祀,由王門學子薛侃提出,得到了嘉靖皇帝的支持,反映出嘉靖時期學術風氣的轉變。王守仁的從祀,雖過程波折,...
关键词:朱陸(朱王)異同 從祀孔廟 學術與政治 士人心態 理學史 
宋人著述的“行於世”與“藏於家”
《历史文献研究》2024年第1期230-233,共4页顧宏義 
本文主要對宋人神道碑、墓誌與傳記中叙述墓(傳)主著述情况時常用之“行於世”或“藏於家”,其所對應之現象舉例辨析,指出不少志傳中所謂“藏於家”者事屬存疑。
关键词:宋人 碑誌 傳記 行於世 藏於家 
明凌稚隆《漢書評林》之刻印、底本考
《历史文献研究》2024年第1期219-229,共11页王爽 
明凌稚隆撰刻的《漢書評林》自萬曆六年(1578)始刻,至萬曆九年(1581)初步刊刻完成,開始印行。萬曆九年冬至萬曆十一年(1583)春之間,凌稚隆對版片錯誤之處進行剜改,并補刻部分評語與大部分旁注異文,萬曆十一年春又補刻了陳文燭的序言。...
关键词:漢書 漢書評林 凌稚隆 版本學 
中國國家博物博館藏四庫底本《宣德鼎彝譜》考論——兼談《四庫全書》辦書流程的局限性
《历史文献研究》2024年第1期207-218,共12页劉曉麗 
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晚清方濬師日記整理與研究”(20CZS010)的階段性成果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抄本《宣德鼎彝譜》,首册封面鈐有四庫館進呈專用木記,首頁正中上方鈐“翰林院印”滿漢朱文大方印,頁眉、行間多見館臣校語及粘簽,確爲四庫底本。但書中“玄”“弘”字時見避諱闕筆、改字,知此抄本並非明弘治抄本,而是...
关键词:中國國家博物館 四庫底本 宣德鼎彝譜 閣本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職貢圖》(北宋摹本)辨僞
《历史文献研究》2024年第1期193-206,共14页羅建新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中國古代職貢圖像文獻整理與研究”(21BZS029);屈原文化研究院研究課題(2023)9號的階段性成果
蕭繹職貢圖像藴涵“圖”(貢使貢物形象)、“文”(榜題職方文辭)兩種核心構成要素,在圖式結構上存在以《蕃客入朝圖》爲代表的“有圖無文”式與以《職貢圖》爲典範的“圖文結合”式兩類組合形態。歷代文獻著録與傳世諸種有關蕭繹職貢圖...
关键词:職貢圖 圖式結構 傳本源流 圖像考據 圖像史學 
南唐製墨名家李廷珪本非奚氏説
《历史文献研究》2024年第1期185-192,共8页楊超 
南唐製墨名家李廷珪與奚庭圭是否一人,北宋以來即有争論。李廷珪爲南唐賜姓之説,廣爲流傳。經考證,廷珪父李超主要活動於唐末至楊吴時期,其所造墨當以題名本姓爲多,但宋人所見李超墨均題“李超”而非“奚超”,故證“李超”當爲本名,廷...
关键词:李超 李廷珪 奚庭圭 南唐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