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泊科学》

作品数:3757被引量:35081H指数:79
导出分析报告
《湖泊科学》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中国海洋湖沼学会
最新期次:2025年2期更多>>
发文主题:太湖湖泊富营养化沉积物浮游植物更多>>
发文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生物学水利工程更多>>
发文作者:秦伯强范成新朱广伟刘正文沈吉更多>>
发文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河海大学南京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蓝藻-细菌互作及其对碳、氮循环的影响研究进展
《湖泊科学》2025年第2期339-353,共15页张玉晴 刘佳音 蔡元锋 张民 史小丽 杜瑛珣 苏雅玲 施丽梅 吴庆龙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371606,31971449);江苏省基础研究计划项目(BK20231516)联合资助。
藻类与细菌之间存在多种互作关系,二者间的相互作用会影响水体初级生产力、藻类群落组成、藻类之间的竞争和演替以及藻类水华的发展等。藻菌间的多种紧密互作和代谢耦联对水体中碳、氮、磷、硫等多种生源要素的循环产生影响。在淡水生...
关键词:蓝藻 藻菌互作 碳氮循环 环境因素 
基于降雨径流事件的小流域农业面源自动监测采样策略:微综述
《湖泊科学》2025年第2期354-367,共14页王超 申田田 陈邵柠 付婷 柳根 徐建锋 尹炜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U2040210);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2CFB342);南水北调中线水源有限责任公司科研专项项目(ZSY/YG-ZX(2023)022);中国南水北调集团科研专项项目(NSBDZX/SH/KY/2022-001)联合资助。
随着自动监测技术的快速发展,基于降雨径流事件开展农业面源监测成为可能。农业面源采样策略研究旨在通过合理设置采样时机和采样频率,提高径流事件的捕捉能力和效率。本文系统总结了农业面源输出特征和自动采样策略相关研究,结果表明:...
关键词:降雨径流 农业面源 自动监测 采样策略 
浅水湖泊水生植被和藻类水华时空演变遥感长期监测:以太湖流域长荡湖为例(1985-2021年)
《湖泊科学》2025年第2期368-377,I0001,共11页黄林生 倪贵高 王康 赵晋陵 罗菊花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271377)资助。
水生植被和藻类作为湖泊生态系统的主要初级生产者,对湖泊生态系统具有重要作用。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双重作用下,湖泊富营养化加剧,水生植被退化,藻类水华频发。开展湖泊水生植被群落和藻类水华的长期观测可为湖泊生态系统水生植被...
关键词:太湖流域 长荡湖 水生植被 藻类水华 围网 遥感 
基于修正的增强归一化差异水体指数的富营养化水体信息提取研究
《湖泊科学》2025年第2期378-388,I0002,共12页宋昊 潘鑫 谢文英 杨子 黄祚继 王春林 杨英宝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701487,42230112,42071346);江苏省海洋科技创新项目(JSZRHYKJ202302);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2019B02714);国家留学基金项目联合资助。
增强归一化差异水体指数(augmented normalized difference water index,ANDWI)是一种新颖、稳健的水体指数,但在某些情况下ANDWI可能对表面聚集型水华的水体提取效果较差;因此,本文依据水体指数ANDWI的特点及富营养化水体指数(improved...
关键词:MANDWI 富营养化 水体提取 大津法 
中营养湖泊(四川邛海)偶发性藻类水华遥感提取及原因初探
《湖泊科学》2025年第2期389-400,共12页贺诗文 张运林 李娜 罗菊花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2YFC3204100);中国科学院国际交流计划“国际杰出团队”(2024PG0017);江苏省“333”工程领军型人才团队项目联合资助。
本研究结合卫星遥感影像和机器学习的分类方法,监测到四川邛海在2022年2-3月发生了罕见的大面积藻类水华,初步从气温、风速、营养盐和水生植被分布等角度探究了此次藻类水华大范围暴发的可能原因。遥感监测显示,2022年2月18日,邛海开始...
关键词:邛海 藻类水华 沉水植被 遥感提取 
蓝藻生长与衰亡对太湖沉积物-上覆水系统CO_(2)和CH_(4)排放通量的影响及其来源途径
《湖泊科学》2025年第2期401-414,共14页吴铭杰 许海 詹旭 邱雨 孙宏伟 秦伯强 朱广伟 张运林 
江苏省科技厅项目(BK2022004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271126);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自主部署科研项目(NIGLAS2022GS03)联合资助。
随着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增加,全球湖泊富营养化日趋加重,湖泊中蓝藻水华频繁发生。湖泊作为全球碳循环的热点区域,一方面通过浮游植物光合作用固定大气中的二氧化碳(CO_(2)),另一方面又通过有机物的降解向大气中排放CO_(2)和甲烷(CH_(...
关键词:甲烷 排放通量 碳同位素 蓝藻水华 太湖 竺山湾 
青藏高原湖泊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与驱动因素
《湖泊科学》2025年第2期415-428,共14页孟洋洋 王丽雅 朱睿 周永强 施坤 张恩楼 张民 
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项目(2019QZKK02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171546)联合资助。
青藏高原湖泊受气候变化影响强烈,浮游植物作为湖泊生态系统的主要初级生产者对环境变化极为敏感,是认识青藏高原湖泊生态系统响应气候变化的关键。本研究于2019年7月-2021年9月对青藏高原72个湖泊敞水区浮游植物进行了调查,分析了湖泊...
关键词:青藏高原 湖泊 浮游植物 群落结构 生物量 驱动因子 
上海鹦鹉洲湿地与外围河道浮游植物群落时空差异及其影响因子
《湖泊科学》2025年第2期429-445,共17页韦梦琳 李法云 洪天宇 吴海鹏 刘天依 赵坤 
长江三角洲河口湿地生态系统教育部/上海市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开放项目(K2022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32001153);上海市城市化生态过程与生态恢复重点实验室开放项目(SHUES2022A07);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引进人才科研启动经费(YJ2022-39)联合资助。
滨海湿地是全球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的敏感区和脆弱区。为探究滨海湿地浮游植物群落时空差异及影响因子,本研究在上海鹦鹉洲湿地与外围城市河道共设置14个采样点分4个季节进行浮游植物样品采集,共鉴定浮游植物7门97种,硅藻门和绿藻门种...
关键词:浮游植物 群落类型 功能多样性 分类回归树 变差分解 鹦鹉洲湿地 
围垦区与湖区沉积物磷形态赋存特征及吸附能力的对比研究——以江汉平原沉湖湿地为例
《湖泊科学》2025年第2期446-456,共11页姜婷 马腾 彭子琪 郑波林 姜倩倩 
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项目(SQ2021RA2D100043)资助。
人类围垦活动对环境的影响逐渐成为研究热点,但围垦活动对沉积物磷形态赋存特征及其释放风险的影响尚不明晰。深入探究这一问题对认识沉积物磷内源释放,加强区域水环境治理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江汉平原典型沉湖湿地为例,在连续提取湖...
关键词:围垦活动 沉积物 磷形态 内源释放 生物有效磷 释放风险 江汉平原 沉湖湿地 
湖泛时解磷菌群落结构特征及其对沉积物磷释放的影响
《湖泊科学》2025年第2期457-467,I0003,I0004,共13页周仕伟 焦一滢 朱智杰 薛思敏 李睿泽 戴煜泰 陈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307514)资助。
解磷菌(phosphate-solubilizing microorganisms,PSM)在沉积物磷释放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在湖泛发生过程中,沉积物中PSM对磷释放的影响以及PSM对湖泛的适应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以太湖为研究对象,分别在湖泛期和非湖泛期采集了上...
关键词:湖泛 沉积物 解磷菌 磷形态 微生物群落 太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