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与天体物理》

作品数:64被引量:32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天文与天体物理》
主办单位:汉斯出版社
最新期次:2025年1期更多>>
发文主题:引力引力子暗物质引力场太阳更多>>
发文领域:天文地球文化科学理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发文作者:李林森陈寿元刘雄伟伍岳明陈方培更多>>
发文机构:西北工业大学东北师范大学普洱学院北京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资助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多波段天文学的发展与应用回顾
《天文与天体物理》2025年第1期11-19,共9页徐逸飞 李旭 
多波段天文学是通过不同电磁波波段的联合观测来研究宇宙的复杂现象,极大扩展了天文学家对天体物理现象的理解。从可见光到红外、射电、X射线和γ射线,各波段揭示了天体的不同物理特性,使得我们能够观测到恒星的生命周期、星系形成、黑...
关键词:多波段天文学 电磁波谱 无线电天文学 X射线天文学 Γ射线天文学 
动力学暗能量与中微子质量被引量:1
《天文与天体物理》2024年第3期19-33,共15页赵欣悦 郭瑞芸 姚天莹 
随着天文观测技术的不断发展,暗能量的测量已经达到很高的精度。然而,人们对暗能量的本质属性、描述暗能量演化过程的标准宇宙学模型、以及暗能量模型中相互影响的宇宙学参数背后的物理等问题都亟待进一步的探究。目前,与观测实验结果...
关键词:动力学暗能量 宇宙学模型 中微子质量 质量排序 观测限制 
双参数化动力学暗能量对中微子质量的影响
《天文与天体物理》2024年第3期34-43,共10页赵欣悦 郭瑞芸 邱佳康 
中微子绝对质量的测量和暗能量本质属性的探究是宇宙学前沿的两个重要科学问题。中微子振荡现象表明中微子具有非零质量,KATRIN实验给出的最新结果mν=0.8 eV,宇宙学观测限制测出中微子质量总和的上限为∑mv≤0.1 eV。本文联合不同的主...
关键词:对数形式参数化 振荡形式参数化 动力学暗能量 中微子质量 观测限制 
太阳活动区AR 12975中X1.3级耀斑事件分析
《天文与天体物理》2024年第2期9-17,共9页杨翰 郑建川 刘雄伟 
基于多波段观测数据,分析2022年3月30日太阳活动区NOAA AR 12975中爆发的X1.3级耀斑。耀斑发生期间活动区出现了S型结构与明显的光斑,同时活动区里出现的白色局部斑状光亮,可以看到明显的亮度提升,白色局部斑状光亮逐渐演变为明亮的耀...
关键词:太阳耀斑 多波段观测 磁重联 
宇宙学原理检验研究概述
《天文与天体物理》2022年第4期37-52,共16页唐宇航 杨术银 沙艾德•艾力 杨晓峰 刘雄伟 
本文简要介绍了宇宙学原理检验的相关工作。首先介绍了几种宇宙学模型,接着简单地描述了目前宇宙学中仍待解决的一些反常发现。由于这些反常发现,宇宙学原理假设似乎并非一定是正确的。于是研究者们采用了不同的方法和数据对宇宙学原理...
关键词:大尺度结构 宇宙学 宇宙存在 反常 检验 研究概述 
宇宙学中的哈勃常数危机
《天文与天体物理》2022年第3期25-35,共11页杨术银 唐宇航 沙艾德•艾力 杨晓峰 刘雄伟 
本文简要介绍了哈勃常数危机以及相关研究进展。首先,我们阐述了一些测量哈勃常数的常用方法,然后展示了近二十年来哈勃常数的测量结果,证实了迄今为止哈勃常数危机是真实存在的。最后我们发现相关研究通过拓展理论模型做些小的修正,除...
关键词:哈勃常数 宇宙学 观测数据 高红移 模型参数 理论模型 不确定度 近二十年 
小麦哲伦云同步辐射信号与暗物质湮灭信号的研究
《天文与天体物理》2019年第3期31-39,共9页陈占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1890692。
高能正负电子在磁场中损失能量产生同步辐射信号,在不规则矮星系中,暗物质自湮灭和宇宙射线均能提供高能正负电子。在本篇文章中,我们拟重新分析近邻不规则矮星系,小麦哲云中的同步辐射信号,比较了考虑宇宙射线贡献和扣除宇宙射线贡献,...
关键词:小麦哲伦云 暗物质 宇宙线 
基于陈寿元效应对宇宙大爆炸论的批判被引量:1
《天文与天体物理》2019年第3期40-52,共13页陈宇 陈寿元 
宇宙大爆炸论从诞生至今质疑不断、争论不休。该文首先介绍频率随传播距离缓慢衰减的陈寿元效应,然后对宇宙大爆炸论核心依据进行解释,依据实践是检验一切理论的唯一标准,从物理学、天文学、哲学等学科角度对宇宙大爆炸论的谬误进行批...
关键词:大爆炸宇宙学 陈寿元效应 电磁波 频率衰减 宇宙红移 多普勒效应 
陈寿元效应与多普勒效应在天文学上对决
《天文与天体物理》2019年第3期53-64,共12页陈宇 陈寿元 
该文首先介绍多普勒效应、陈寿元效应的概念。然后讨论两种效应对天文信息的解释。通过对比,两种效应处理结果具有可比性。多普勒效应把宇宙红移处理成宇宙大爆炸,宇宙起源一点的爆炸。其结论比托勒密“宇宙围绕地球转”的更荒唐。陈寿...
关键词:大爆炸宇宙学 陈寿元效应 多普勒效应 电磁波 频率衰减 宇宙红移 
宇宙空间暴胀机制探讨
《天文与天体物理》2019年第3期65-70,共6页李宇山 
本文详尽推导了“普朗克尺度”、“黑洞的熵”及“黑洞的辐射温度”公式,研究了黑洞的辐射问题,探讨了宇宙空间的暴胀机制。
关键词:宇宙大爆炸 宇宙空间暴胀 普朗克尺度 普朗克黑洞 黑洞的熵 黑洞辐射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