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

作品数:893被引量:269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近代中国》
主办单位:上海中山学社
最新期次:2024年2期更多>>
发文主题:孙中山学社辛亥革命学术国民政府更多>>
发文领域:历史地理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作者:易惠莉陈绛戴鞍钢仇华飞廖大伟更多>>
发文机构:上海社会科学院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被引期刊=历史教学(下半月)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20世纪二三十年代摊派与农民负担述论——以甘肃为例
《近代中国》2023年第2期159-190,共32页侯培和 
2020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近代中国省制变革与社会变迁研究”(项目编号:20&ZD232);2022年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抗战时期甘肃进步报刊传播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项目编号:2022YB049)阶段性成果
近代以降,囿于中央权力日渐衰微,地方势力不断崛起,尤其到20世纪20年代以后北洋政府中央政局动荡,甘肃地方亦陷入了军阀割据与纷争的混乱局面,随着军费与政费不断扩张,政府税收不敷所用,造成地方政府税收处于混乱局面。地方政府开始频...
关键词:甘肃 摊派 农民负担 
战后美国使领馆在华置产交涉纷争(1946—1949)
《近代中国》2023年第2期21-51,共31页舒满君 郭梓炀 
2022年云南省“兴滇英才支持计划”青年人才项目阶段性成果
1946年,国共冲突加剧,美国与国民政府就美方用战时剩余物资在华交换房地产问题达成一致,并写入《中美关于让售战时剩余物资协定》。国民政府力图将美国使领馆在各地展开的置产活动纳入新《土地法》的约束之下,由此围绕“产权”与“主权...
关键词:《中美关于让售战时剩余物资协定》 美国使领馆置产 土地法 中美交涉 
把控企业抑或防御风险——以1922—1937年中国银行与申新纺织公司贷款往来为中心
《近代中国》2022年第1期155-183,共29页章义和 沈嘉文 
抗战之前中国银行(下文简称“中行”)与申新纺织公司(下文简称“申新”)贷款过程中所呈现的银行与企业关系,是中国近代银行发展史值得关注的重要课题。申新是近代棉纺业的龙头企业,而中行则是近代华资银行业的个中翘楚。申新长期以来就...
关键词:负债经营 华资银行 中国银行 申新纺织公司 近代银行 棉纺业 龙头企业 贷款 
从“乡村建设”到“县政建设”:燕京大学与洛克菲勒基金会的“华北项目”
《近代中国》2022年第1期112-133,共22页李伟玉 
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联合培养博士生项目(2019年)的资助
1933年4月25日,燕京大学社会学系主任许仕廉在致燕大校长司徒雷登的信中提到了他最近听到的一个“传闻”: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正考虑在中国发起一个综合性的乡村建设项目,燕京大学很可能会在其中占有一席之地。
关键词:燕京大学 洛克菲勒基金会 司徒雷登 乡村建设 建设项目 许仕廉 校长 综合性 
江苏省教育协会的兴废与国民党党政体制冲突(1927—1930)被引量:2
《近代中国》2022年第2期316-339,共24页刘晓旭 
教育会为清末出现并在各地普遍设立的民间教育团体,教育协会乃国民革命期间部分地区所发起成立的带有革命性质的教育组织。学界关于清末民初的江苏省教育会的研究已堪称丰富,而对与其消亡密切相关,且后续牵涉大学院与大学区制试行及国...
关键词:江苏省教育 国民革命 兴废 清末民初 党政体制 教育会 民间教育团体 国民党 
华商纱厂联合会成立及相关问题再探讨
《近代中国》2021年第2期249-268,共20页张华明 廖大伟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近代纺织史资料整理与研究”(19ZDA213)的阶段性成果
华商纱厂联合会(以下简称"纱联会")民国初期成立于上海,是近代民族棉纺业的全国性行业组织,为我国最早的民族棉纺织工业行业团体。这一同业组织的建立,对于华商纱厂协调内部生产和应对外部困局起到了良好作用。纱联会不仅在近代上海而...
关键词:经济活动情况 民国初期 近代上海 棉纺织工业 社会经济发展 全国性行业 同业组织 华商纱厂联合会 
去殖民化的尝试:台湾地区干部训练与文化重建(1945—1949)被引量:1
《近代中国》2021年第2期169-195,共27页田燕飞 
南京大屠杀史与国际和平研究院课题“南京大屠杀暴行与中英外交互动研究”(项目号:19YJY015)的阶段性成果
台湾地区1895年被日本殖民统治,迟至1945年8月抗战胜利,盘踞台湾地区达半个世纪之久的日本方才退出。台湾地区光复后,消除日本殖民统治的历史影响,使之倾心祖国,尽快融入全国的治理体系,完成从"主权回归"向"文化重建"的转型,是国民政府...
关键词:日本殖民统治 台湾地区 治理体系 国民政府 去殖民化 抗战胜利 主权回归 
二战后海南岛的改省之议与省制纠结——以张发奎的活动为主线
《近代中国》2020年第1期41-60,共20页刘东庆 
围绕海南改省的讨论是民国海南社会发展历程中一个富有时代特色的重要事件。自清末海防危机出现后,有识之士即不断呼吁海南改设行省。1887年,时任两广总督的张之洞采纳海南文昌人潘存关于海南改省的建议,向清廷提议海南岛改设行省,但国...
关键词:两广总督 海南文昌 张发奎 社会发展历程 张之洞 海南岛 动议 
抗战时期田赋征实政策新探——以国民政府高层间的互动为中心被引量:3
《近代中国》2020年第2期39-66,共28页李向远 
粮食是重要的战略物资,是抗战时期经济动员的重要内容。在蒋介石"三分军事七分经济"^(①)思想的影响下,田赋作为战时主要财政来源,其征收工作几乎成了国民政府战时的主要任务。1941年8月开始,国民政府开始在全国推行田赋征收实物(简称...
关键词:田赋征实 国民政府 抗战时期 田赋征收 财政来源 战略物资 蒋介石 征收工作 
从多边到双边:孙中山联俄外交策略新论(1917-1925)
《近代中国》2020年第2期3-21,共19页陈丹丹 李炳南 
孙中山的联俄政策是孙中山联合苏俄,利用苏俄的经济、军事的非正式外交援助,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实现中国革命胜利的重要外交举措。联俄是孙中山晚年外交政策的重大转向,但此举却饱受争议,甚至形成针锋相对的观点。^(①)本文将孙中山的多...
关键词:帝国主义侵略 多边外交 外交策略 非正式外交 联俄政策 外交政策 中国革命胜利 外交举措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