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历史与传统文化论丛》

作品数:269被引量:42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中华历史与传统文化论丛》
主办单位: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
最新期次:2023年1期更多>>
发文主题:课程名称民国时期辽朝思政宋代更多>>
发文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更多>>
发文作者:董劭伟李文才王红利胡耀飞孔祥军更多>>
发文机构:东北大学扬州大学保定学院陕西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被引期刊=史学月刊x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清嘉庆年间张家湾改道与北运河治理
《中华历史与传统文化论丛》2022年第1期205-220,共16页曹金娜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清代河政与基层社会研究”(项目编号:17CZS022)阶段性成果
张家湾处于元明清河运、海运及陆运的要冲地带,是北京重要的商业和物资交流集散地与军事重镇。嘉庆年间,河道在张家湾与康家沟之间摆动,同时形成了康家沟的新、旧河道。人为堵筑康家沟旧河道之后,河水冲出康家沟新河道与张家湾河道的选...
关键词:清代 张家湾 康家沟 河道治理 
论10世纪契丹南下的战术与后勤
《中华历史与传统文化论丛》2022年第1期161-178,共18页洪纬 
河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辽朝文化自信的构建途径及过程研究”(SQ2022190);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校级项目“民族共同体视角下辽朝诸京道佛教发展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
辽太宗时期,随着南下的频繁与汉军的加入,契丹军队在战术与后勤上开始朝着中原化的方向发展,这无疑帮助契丹在南下战事中占据更大的优势。但随着太宗后契丹战术革新的缓慢,以及后勤制度化的不彻底,原本具有战术优势的契丹军队,在面对刚...
关键词:契丹 战术 后勤 
汉代关内侯的群体特征研究
《中华历史与传统文化论丛》2022年第1期139-150,共12页师彬彬 
2021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一般项目“汉代关内侯问题研究”(项目编号:21FZSB027)的阶段性成果
与诸侯王、列侯和卿爵相比,汉代关内侯呈现阶段性、严格等级化、爵位变动性、结局复杂化与鲜明时代性的群体特征。两汉关内侯的群体特征取决于权力运行机制,关内侯的演变过程呈现阶段性的群体特征。汉代关内侯的经济权益、政治身份和社...
关键词:汉代 关内侯 群体特征 
汉代关内侯的籍贯分布与地域流动
《中华历史与传统文化论丛》2021年第1期140-152,共13页师彬彬 
202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一般项目“汉代关内侯问题研究”(21FZSB027)的阶段性成果
学界对汉代移民(以西汉的迁徙陵县为主)问题与豪族、官吏等地域分布问题取得了丰硕成果,而对两汉关内侯籍贯分布和地域流动的探讨尚显不足。本文运用群体考察与个案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将政局演变、统治集团变动、二十等爵制演进、社...
关键词:政局演变 籍贯分布 地域流动 关内侯 统治集团 等级秩序 二十等爵制 豪族 
军民何以一体?——评郭红《明代卫所“民化”:法律·区域》
《中华历史与传统文化论丛》2021年第1期336-341,共6页叶鹏 
早在20世纪80年代顾诚先生便曾指出,明帝国的疆土管理存在军民二元体系,①卫所不仅具有军事功能,还涉及政治、经济、社会多个层面,研究卫所制度之嬗变乃是我们全面了解明代体制不可或缺的一环。近几年,卫所“民化”问题得到了学界的高...
关键词:卫所 二元体系 民化 州县行政 军民 
中国古代夫妻惜缘文化及其当代意义
《中华历史与传统文化论丛》2020年第1期266-278,共13页柳卓娅 
夫妻"惜缘"文化在我国有着极其深厚的基础,从婚姻缔结过程到夫妻相处之道有着诸多的礼俗、论说、规定,有许多典范故事虽然时过千载依然温馨动人。学术界有个别学者注意到了这一点并作了相关研究,但是相对于夫妻"惜缘"文化在中国文化史...
关键词:婚恋问题 中国文化史 相处之道 当代意义 婚姻缔结 夫妻 文化 层出不穷 
明代长芦巡盐御史考订
《中华历史与传统文化论丛》2018年第1期424-432,共9页赵士第 罗冬阳 
巡盐御史是明廷派往两淮等五处都转运盐运史司的御史官员,其职掌为监察盐政,因国家的财政来源,盐政占据重要部分,此官的设置便显得有重要的意义。早期的中国古代盐业史研究,忽视了巡盐御史。近些年来关于明代巡盐御史的研究,学术界已经...
关键词:巡盐御史 盐法志 济南府志 《畿辅通志》 佥都御史 天津府志 副都御史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