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品数:391被引量:371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主办单位:郑州轻工业大学
最新期次:2025年2期更多>>
发文主题:中国共产党社会科学马克思主义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摘编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更多>>
发文作者:余斌吴宁向云平张夏恒王前军更多>>
发文机构:郑州轻工业大学郑州大学河南大学河南工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坚持自信自立的形成逻辑和实践指向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2期1-8,共8页李雨燕 庞海燕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9BKS159);湖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21A0198);湖南省教学改革重点项目(HNJG-2022-0083)。
坚持自信自立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自信自立是对一切从实际出发原理的坚持和拓展,是对意识及其能动作用原理的深化和运用,是遵循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基本原理的生动体现。从新民主...
关键词:自信自立 独立自主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 
“两个结合”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意蕴——基于唯物史观的视角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2期9-16,共8页尹蕾 叶晓彦 
教育部思政课教师研究专项(24JDSZK054);河南兴文化工程文化研究专项重大招标项目(2023XWH004);河南省教育科学规划重大招标课题(2023JKZB03)。
“两个结合”是中国式现代化取得巨大成就的必由之路和最大法宝。从历史合力论的视角来看,“两个结合”厚植中国式现代化的思想文化底蕴;从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维度来看,“两个结合”筑牢中国式现代化的人民立场;从历史向世界历史转...
关键词:“两个结合” 中国式现代化 唯物史观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习近平“两山论”的三维探析:思想来源、形成发展和理论特征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2期17-24,共8页赵长太 董丁菡 
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项项目(2022ZSZ11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但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也造成某种程度的资源浪费和生态环境破坏,习近平“两山论”正是基于我国生态环境日益严峻的客观形势而提出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和历代中...
关键词:“两山论” 绿水青山 金山银山 生态文明 生态实践 
高管激励促进企业创新了吗?——基于风险承担水平的再检验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2期25-32,共8页周晓东 范文源 
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21BJJ115)。
创新是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但其高风险、长周期等特点使企业高管在创新决策过程中面临巨大压力,由此高管激励与企业创新之间的关系一直是研究的热点。以2012—2021年北深沪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将薪酬激励与股权激励结合到一个...
关键词:企业创新 风险承担 高管激励 股权激励 薪酬激励 
“一带一路”倡议下国有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风险与审计对策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2期33-39,共7页宋勇超 赵媛媛 
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23BJJ099);河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232400411147);河南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基础研究重大项目(2023-JCZD-22)。
国有企业在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中具有主导地位,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下,其投资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海外风险。如何有效识别国有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风险并加强审计尤为重要。国有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风险主要包括境外投资财务风...
关键词:“一带一路”倡议 国有企业 对外直接投资 投资风险审计 人才队伍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表征指标体系研究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2期40-49,共10页刘广明 韩雨桐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22FKSB035)。
围绕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主体状态、发展动态和内容特征三大核心要素,阐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在高境界的精神追求、全面协调的精神生活、深刻性的价值判断等方面体现的质的有效提升,构建涵盖主体精神生活状态、精神生活发展状态、主体精神...
关键词:精神生活 共同富裕 高质量发展 指标体系 
人工智能赋能高校思政课的有利条件、现实困境及优化路径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2期50-57,共8页陈建名 牛仪萌 
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SJGY20180030);东北林业大学教育教学研究项目(DGY2018-72)。
在数字化转型战略导向下,人工智能与高校思政课的有机融合为思政课要素创新升级赋予新动能,这是精准定位教育客体需求、优化创新教育教学过程、有效拓展教学新形态、科学精准评价教学结果的理性选择。人工智能以其高效、科学、精准的数...
关键词:智能思政 人工智能 高校思政课 数字化转型 
价值·内容·路径: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的三重维度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2期58-64,共7页王宏宇 颜新月 张竣迪 
重庆市教委人文社科项目(23SKSZ043);重庆理工大学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24YB83)。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一系列新概念、新观点、新论断。高校思政课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主阵地,肩负着推动全会精神入脑、入心、入行的重要使命。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是丰富思政课内容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思政课 时代新人 思想认同 
新质生产力视域下高校辅导员职业角色转变与功能发挥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2期65-72,共8页吴志兴 苟延峰 
安徽省大学生思想动态分析中心重点项目(SXDTZD2022001);安徽理工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课题(xszh2023-2024-34)。
在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的进程中,辅导员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力军、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引路人,其职业角色转变显得尤为重要。辅导员应明确自身职业定位,适应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潜能,形成新质生产力的活力源泉;着力...
关键词:新质生产力 辅导员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职业角色 育人实践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纪念活动研究概况与展望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2期73-81,共9页黄天弘 武艳丽 
国家社科基金高校思政课研究专项(21VSZ061)。
当前,学界对中国共产党纪念活动的研究涵盖了纪念活动的缘起、形式、特征、话语谱系和功能等多个维度,并展现出跨学科综合分析的趋势。从已有研究成果来看,学界关于中国共产党纪念活动的研究仍有深入探讨的空间,尤其是在运用历史形式的...
关键词:纪念活动 中国共产党 党史 纪念史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