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与致富》

作品数:750被引量:15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脱贫与致富》
主办单位:湖北省人民政府扶贫开发办公室
最新期次:2003年11期更多>>
发文主题:栽培技术饲养管理养殖技术致富扶贫开发更多>>
发文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政治法律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发文作者:李继光邹新群李文成杨大林田家祥更多>>
发文机构:湖北省广水市供销社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兴农种子公司洪湖市府场农技站江苏省岗埠农场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当前农民医疗保障的现状分析与对策构想被引量:1
《脱贫与致富》2003年第11期4-6,共3页宋斌文 熊宇虹 张强 
  中共"十六大"提出新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明确指出要"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扭转工农差别、城乡差别扩大趋势".……
对农信社代理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管理的探讨
《脱贫与致富》2003年第11期7-8,共2页雷春柱 
为了解决农民看病难的问题,目前,我国各级政府部门正在积极恢复建立农村合作医疗组织,其方式是:由财政拨款、乡村集体经济的扶持资金和农民自愿缴纳费用相结合,建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以此解决农民住院看病经费困难.农村信用社是由农民入...
论贫困的相对性--贫困理论探讨之四
《脱贫与致富》2003年第11期9-12,共4页谭诗斌 
一、相对性:贫困概念的本质属性 相对性是贫困概念的最本质属性之一.对于这一命题,至少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给予证实:
『教育扶贫』刍议
《脱贫与致富》2003年第11期13-14,共2页熊英 
反贫困是一个世界性、世纪性话题,也是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的一项工作.作为一个地域辽阔、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大国,要改善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状况绝非一日之功.反贫困也不仅仅局限于经济领域,而是一项系统工程,教育是这项工程的重要组成...
关于抢抓新阶段扶贫开发机遇的若干思考
《脱贫与致富》2003年第11期15-17,共3页王忠贤 
进入新世纪,湖北省十堰市委、市政府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指出新阶段扶贫开发是我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不可多得的历史机遇.如何审时度势,抢抓这一历史机遇,已成为十堰市领导与群众、上级与下级、城市与乡村各方关注的一个热门话题,更是...
十年磨剑斩穷魔--记湖南泸溪县扶贫开发办
《脱贫与致富》2003年第11期18-19,共2页杨世友 杨秀莠 
  沅水之滨,峒河之畔有'泸溪柑'排成的壮美方阵,如同土家苗寨致富农民展开的幸福笑靥.1994年国家实施'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以来,泸溪县举十年之功积极开展扶贫开发工作,使10余万农村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纷纷越过了贫困线,为新世纪全面...
小额信贷模式探析
《脱贫与致富》2003年第11期19-20,共2页王秀恒 
一、淅川县小额信贷开展面临的新情况 首先小额信贷的初衷本是为了解决最贫困困人口的温饱问题,而基本解决温饱以后的贫困特征和返贫原因,几乎都是因为现金收入不足,无法满足合理的物质文化需求.
兴致富项目创文明新村--十堰市第一批省定重点村建设情况调查
《脱贫与致富》2003年第11期21-22,共2页陈德宽 
一、第一批省定重点村推进情况 今年以来,全市各级党委政府认真贯彻省、市党委政府关于第一批省定重点村建设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坚持'工作到村、扶贫到户'的方针,紧密结合各地实际,大力开展'兴致富项目、建生态家园、创文明新村'为主要...
春风催醒贫瘠的土地--湖北秭归县集中扶持老区重点贫困村的作法
《脱贫与致富》2003年第11期23-,共1页王大生 谭静发 王晓红 
  湖北秭归县地处渝东鄂西、长江西陵峡两岸,自然条件恶劣,经济基础薄弱,境内有7个老区乡镇、60个贫困村,集居着65万贫困人口.……
合力扶贫开发促进民族经济发展
《脱贫与致富》2003年第11期24-25,共2页阮宜春 
  一、摆上位置,统筹协调推进少数民族扶贫开发工作   没有少数民族经济的加快发展,就没有县域整体经济的快速崛起,没有少数民族群众的小康,就没有全县人民的小康.……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