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文艺》

作品数:1621被引量:45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广州文艺》
主办单位:广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最新期次:2021年7期更多>>
发文主题:短篇小说组诗现代文学文学作品散文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文化科学艺术历史地理更多>>
发文作者:江冰陈培浩张艳梅龙扬志杨汤琛更多>>
发文机构: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中国作家协会文学院广东财经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广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上下左右的对话——我喜欢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广州文艺》2021年第7期140-145,共6页马平 
1980年3月,我不满十八岁,开始在乡下任教。20世纪80年代刚刚开启,我的文学之梦也刚刚开启。当时,我对诺贝尔文学奖一无所知,只知道用微薄的工资订阅文学报刊,因为在偏僻的乡下买不到书,报刊成了最容易到手的文学读物。时光荏苒,五年过去...
关键词:《百年孤独》 诺贝尔文学奖 时光荏苒 上下左右 乡下 获得者 报刊 
光福赏梅(组诗)
《广州文艺》2021年第7期147-150,共4页张况 
兄弟·同题
《广州文艺》2021年第7期151-154,共4页甫跃辉 甫跃成 
在长江边看流水(组诗)
《广州文艺》2021年第7期155-156,共2页蓝格子 
向着明亮那方
《广州文艺》2021年第7期158-160,共3页安然 
在纸质出版物销量每况愈下的自媒体时代,我还是倔强地选择了传统的出版行业。初涉社会的那一年,人生地不熟,为了自强自立,为了满足自己的一点点虚荣心,我欺上瞒下,独自搬进了广州的城中村。在那里,我足足住了一年。在这一年里,我常跟一...
关键词:纸质出版物 自强自立 自媒体时代 出版行业 虚荣心 城中村 一点点 广州 
悦读
《广州文艺》2021年第7期F0003-F0003,共1页
人工智能与人的境况。最近几年,人们对科技的讨论,主要集中在如下领域: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基因编辑、纳米技术。这四个基础领域的学科,任何一个出现突破,都会对人类生活造成极大的改变;如果这四者中有两个以上的领域同时出现突破,则...
关键词:人工智能 虚拟现实 纳米技术 基因编辑 突破 
远行
《广州文艺》2021年第7期91-102,共12页李晓晨 
四海有好些天没见着老皮了,往常不刮风不下雨的曰子,老皮常常端着一杯不知道是什么的东西来四海茶馆打几圈麻将,走起路来左脚比右脚踩得深些,杯子里的东西也跟着他一颠一颠的。“老皮来了啊。今天输了可不许赖账啊。”“就是,就是,上回...
关键词:打麻将 不下雨 揶揄 远行 四海 
前往非洲
《广州文艺》2021年第7期103-111,共9页王天丽 
两天前她做了个决定,收拾了几件衣服,从母亲枕头下偷了几张大票子。陈胜利看到她时,她正弯着腰在饭馆窗外的洗手池边掬水洗脸,残破的蓝白两色釉砖砌成的盥洗台,水从铁皮水箱里细如气绝地流出来,女子的身影在盛开的夹竹桃后面若隐若现,...
关键词:陈胜利 夹竹桃 洗手池 牛仔裤 弹力衫 
文气内外
《广州文艺》2021年第7期113-120,共8页王兆胜 
字的家族。中国汉字很难学,这让许多外国人望而生畏。事实上,中国人自己学起来也不容易,否则中国古代就不会有那么多文盲。不过,中国汉字是象形文字,也是一种特殊文化,还是不可多得的哲学。所以,如学来得法,就会非常有趣,也容易得多,否...
关键词:象形文字 文气 人之初 事倍功半 汉字 外国人 文化 有趣 
张家大院
《广州文艺》2021年第7期121-125,共5页安静 
秋日的一天,我忽然被拉入一个名为“张家大院”的微信群,进去一看,嗬!原来是华东师大中文系教授张德林及其学生们组成的一个云上大家庭:有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评委陈福民,有著名文化批评家张闳,有中国新纪录片代表人物郭熙志,有出版...
关键词:鲁迅文学奖 茅盾文学奖 出版家 文学院院长 中文系教授 文化批评家 张德林 著作等身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