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美术学院学报》

作品数:4466被引量:1593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
主办单位:天津美术学院
最新期次:2024年6期更多>>
发文主题:艺术家艺术艺术形式艺术作品艺术创作更多>>
发文领域:艺术文化科学历史地理建筑科学更多>>
发文作者:邵亮路洪明王艺湘李本正姚风更多>>
发文机构:天津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上海大学天津财经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天津市文化艺术科学研究规划项目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被引期刊=美术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李骆公绘画教学初探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2024年第6期86-88,共3页张历 
近代重要的艺术家和美术教育家李骆公深受民国时期上海美专画家群体和近代日本绘画艺术传统的影响,形成自己兼收中国文人写意传统的“新派画”风格,他在教学中强调直觉、注重写生,反对一刀切的素描教学方式,反对创作与写生分离,显示出...
关键词:李骆公 “新派画” 写生与创作结合 注重直觉 
吴道子图画天王形象考辨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2024年第6期45-52,共8页王潇楠 
唐代天王形象的塑造受到吴道子画法的影响。吴道子人物画“隆颊丰鼻,跌目陷脸”的面容特征,以及极具变化和力量的线条运用,形成了独特的“吴家样”天王风格。根据文献记载,吴道子所作“天王”图覆盖了唐代天王图像的经典样式,分别有传...
关键词:吴道子 天王图像 “吴家样” 
图像的历史——天津美术学院油画学脉中的视觉文化图像研究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2024年第4期20-25,共6页刘娜娜 
天津,这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不仅是我国对外开放与交流的重要门户,也在近现代历史发展进程中扮演着政治、经济与文化交汇融合的关键角色。自开埠以来,天津凭借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机遇,架设起一座连接中华文化与世界潮流的桥...
关键词:天津美术学院 艺术与社会 油画学 视觉文化 文化名城 地缘文化 历史机遇 独特魅力 
不停外延的行为——近年来中国数字艺术展览的回视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2024年第4期87-90,共4页常佳琦 
如今,随着数字技术的高速发展,数字化实践在众多领域的存在性和主导性都是毋庸置疑的。数字艺术在中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并赢得了广泛的关注,这意味着传统意义上的展示和传播形式都需要适应新的变化,亟需探索和研究数字艺术的展览模式。...
关键词:数字艺术展览 数字艺术 回视 外延 
文艺的真实性与政治的艺术性——论艾青的木刻文艺观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2024年第3期39-42,共4页孟令军 
木刻艺术与与现实世界、情感价值、政治表达、创新以及雕刻技法的五组关系构成了艾青的木刻艺术理念。在木刻与现实世界的关系上,艾青认为,木刻应扎根于现实生活,它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记录,这种记录不是对现实的客观把握,而是对现实生...
关键词:艾青 现实生活 情感价值 木刻文艺观 
改造、革新与引介:20世纪50年代美术报刊推动社会主义美术发展的三条路径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2024年第2期34-37,共4页文苑仲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新中国十七年美术传播价值研究”(22BF101);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新中国十七年美术报刊及其多维度价值研究”(22YSB01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20世纪50年代,美术报刊在中国美术发生伟大变革、奠定社会主义美术基本形态的历史潮流中发挥的作用不可忽视。这一时期的美术报刊,通过引导美术工作者思想观念的改造、传统美术的革新和引介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美术三条路径,使美术工作...
关键词:美术报刊 社会主义美术 现实主义 
抒情写意 求索修远——韩文来的艺术追求与实践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2024年第1期22-27,共6页杜冠 
2023年9月,天津美术学院为退休教授韩文来举办了一场名为“大美之艺——韩文来艺术文献展”的大型展览活动。展览分为5个部分,主要展出韩文来先生从艺70年的精品力作,包含了韩先生不同时期书画作品及文献内容600余件,其中课徒画稿百余...
关键词:早期作品 天津美术学院 抒情写意 大型展览 书画作品 文献展 写意花鸟画 书法作品 
再现与表现之间:1948年后李斛的创作转向——兼谈时代情绪下中国画的创作与受众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2024年第1期33-39,共7页刘其让 
1948年底,李斛开始了北方之旅。对他而言,艺术场域的变动相较于生活空间的转换更具挑战性。他在此后数十年的艺术生涯中,既有《关汉卿像》《齐白石像》等名作传世,也有《广州起义》这样不符合时代期许的作品。几经沉浮,在创作生涯的后期...
关键词:再现 表现 李斛 时代 中国画 
作为五四传统的批“摹”不批“古”——以20世纪50年代王逊国画改造事件为中心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2024年第1期40-44,共5页李子豪 
1954年,王逊的《对目前国画创作的几点意见》一文一经发表便引起美术界的激烈讨论。王逊此文并非传统一派指责的“对民族传统的忽视,一味强调西方技法”,其核心思想是对“摹”古的批判。引入西方写实技法的目的也是为抵抗传统国画因袭...
关键词:王逊 五四传统 国画改造 摹古 写实 
“艺术报国”:抗战时期徐悲鸿在国内西南与南洋的路线及艺术活动探微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2023年第6期26-31,共6页张鹏 汤云鹏 
云南大学第十四届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人文社科类重点项目《“艺术报国”——抗战时期徐悲鸿从南洋到国内西南区域的艺术活动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KC-22223019)。
抗战时期的艺术活动是中国近现代艺术史中极特殊的阶段,而徐悲鸿正是这一时期艺术家的典型代表。1936年至1945年,徐悲鸿的活动区域主要遍及国内西南与南洋区域,其活动路线虽有个人的选择的因素,但更是历史的必然。因此,本文将着眼于历...
关键词:徐悲鸿 抗战时期 艺术报国 国内西南与南洋 艺术活动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