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名城》

作品数:2879被引量:7111H指数:25
导出分析报告
《中国名城》
主办单位:中国名城杂志社
最新期次:2025年4期更多>>
发文主题:城市历史文化名城遗产城市更新乡村更多>>
发文领域:经济管理建筑科学社会学历史地理更多>>
发文作者:张鸿雁周武忠胡小武石坚韧张敏更多>>
发文机构:苏州大学南京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从现代坡屋面构造方式探讨豫中地区传统民居屋面适宜性改良技术——以郑州方顶村方兆图故居为例被引量:1
《中国名城》2018年第11期90-96,共7页于冰清 杨杏歌 吕红医 段振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传统农房建造技术改良与应用示范"(编号:2015BAL0313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传播学视野下我国南方乡土营造的源流和变迁研究"(编号:5187845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我国地域营造谱系的传承方式及其在当代风土建筑进化中的再生途径"(编号:51738008)
豫中地区方顶村是河南省级历史文化名村,为更好地保护当地传统民居、提高传统民居居住舒适性,从现代坡屋面构造方式出发,分析豫中地区传统民居屋面适宜性改良技术,通过对屋面构造方式、传统坡屋面和现代坡屋面的对比分析、保温防水材料...
关键词:豫中地区方顶村 方兆图故居 屋面构造方式 改良技术 热工性能 
以彰显世界文化遗产价值为导向的名城保护规划与发展——以集安市为例
《中国名城》2018年第7期43-49,共7页杜莹 郝之颖 王宏远 张帆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传统村落适应性保护及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编号:2014BAL06B01)
集安是世界文化遗产高句丽王城、王陵与贵族墓葬所在地之一,也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以世界文化遗产为主体的集安文物古迹价值高、数量多、范围广,且与城乡建设与发展的空间密切交织在一起,因此保护与发展的问题格外突出。集安历史文...
关键词:世界文化遗产 价值 历史文化名城 传统村落 高句丽 集安 
基于人地关系的人居环境声景观空间意象研究被引量:3
《中国名城》2018年第4期40-44,共5页陈麦池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休闲旅游类城郊型美丽乡村建设综合技术集成示范"(编号:2015BAL01B03-02)研究成果
声景观(Soundscape)理念摒弃了以噪声控制为中心的治理思路,转而关注声环境中各个声音之间的平衡以及声音与环境、与人的和谐关系。当前的声景观研究已是如火如荼,但依旧过于偏重特定声环境中的声景观要素,忽略了声景观生成环境的时空...
关键词:声景观 空间意象 人地关系 人居环境 城市声意象 
资源枯竭型城市“三旧”改造规划补偿机制研究——以湖北省黄石市为例
《中国名城》2018年第1期37-43,共7页吕庆海 李军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基金项目"村镇综合防灾减灾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编号:2014BAL05B07)
黄石市是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和全国老工业基地。上世纪九十年代矿冶产业萎缩,城市经济发展全面衰败,城市建设停滞不前,旧城范围内出现了大量旧民居、旧村庄和旧厂房(简称"三旧")。面对黄石市量大面广的改造任务,现有规划补偿机制出现了...
关键词:资源枯竭型城市 “三旧”改造规划 补偿机制 黄石 
我国传统村落状况总体评价及几点思考——基于数据库的判识分析被引量:2
《中国名城》2017年第12期4-13,共10页郝之颖 
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课题"传统村落适应性保护及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编号:2014BAL06B01)
对于我国传统村落,一直缺少整体性认知或理论研究。以我国四批传统村落基础信息数据库为支撑,采用数据分析和定量研究方法,对我国传统村落现存状况进行了包含传统文化、保存状态、人居环境、建设管理等内容的系统分析,揭示出传统村落极...
关键词:传统村落 总体评价 适应性保护与发展 
传统村落与历史文化名城的价值关联性比较研究——以山西浑源与神溪村为例被引量:3
《中国名城》2017年第11期78-84,共7页张帆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传统村落保护规划与技术传承关键技术研究"(编号:2014BAL06B00)
大多数传统村落不仅传承了中华农耕文明,还保留了一批乡土建筑,其历史文化价值不是单一属性的,它们而是像城市一样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演变发展。通过比较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永安镇神溪村及其所在的历史文化名城浑源县在历史文化价值特...
关键词:传统村落 浑源古城 神溪村 历史文化价值 价值关联 
河北开阳堡乡土聚落调查
《中国名城》2017年第9期84-90,共7页范霄鹏 祝晨琪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传统民居聚落基础设施完善与使用功能拓展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编号:2012BAJ14B03)
地处桑干河南岸的阳原县开阳古堡经历了千年风雨,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渊源的堡寨聚落,也是其所处阳原地区最早有记载的城邑。以开阳古堡为调查对象,从其所处区域环境、聚落结构和建筑形制三个层面,并结合当地历史、军事和宗教...
关键词:开阳堡 乡土聚落 聚落结构 建筑形制 
“主客共享”视角下千岛湖旅游城市优化发展路径研究被引量:2
《中国名城》2017年第6期9-16,共8页虞虎 刘青青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生态旅游资源非使用价值评估:条件价值法和审议货币评估法的比较和应用"(编号:4130162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编号:2014BAL07 B02)
旅游产业要素的过度集聚会严重影响城市可持续发展,"主客共享"是解决该类问题的重要发展模式。本文以千岛湖旅游城市发展为例,阐述了旅游业过度集聚带来的城市化发展问题,分析了新环境下旅游城市和转型发展的必要性,并从"居游一体、主...
关键词:旅游城市 主客共享 优化路径 千岛湖 
退耕还林后陕北丘陵地区乡村聚落更新——以安塞县沿河湾镇侯沟门村为例被引量:1
《中国名城》2017年第5期90-95,共6页贺文敏 郭睿 王军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高原生态社区规划与绿色建筑关键技术集成示范"(编号:2013BAJ03B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农业转型期西北旱作区乡村聚落形态演进机制及营造模式研究(编号:51208419)
针对退耕还林对陕北丘陵区乡村聚落产生的影响,选取安塞县沿河湾镇侯沟门村这一典型实例,通过对比退耕还林前后该区域乡村聚落的不同特征,解析退耕还林对陕北丘陵区乡村聚落的作用,有助于把握该地区乡村聚落发展现状与趋势,对该地区乡...
关键词:退耕还林 陕北丘陵区 乡村聚落 更新 
豫西地区黄土窑院建构类型田野调查被引量:2
《中国名城》2017年第2期86-90,共5页范霄鹏 仲金玲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传统民居聚落基础设施完善与使用功能拓展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编号:2012BAJ14B03)
庙上村地坑窑院位于豫西三门峡市陕州西张村镇,是由该地区独特的地理环境而形成的"地下"建筑,是黄土高原地带独特的、成熟的民居样式之一,具有显著的地域特点和较高的研究价值。在对庙上村地坑窑院民居实地调研的基础上,结合相关文献研...
关键词:豫西地区 陕州区 庙上村 地坑窑院 田野调查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