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学报》

作品数:3005被引量:39532H指数:97
导出分析报告
《气象学报》
主办单位:中国气象学会
最新期次:2025年1期更多>>
发文主题:数值模拟降水夏季青藏高原大气环流更多>>
发文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作者:丁一汇吴国雄何金海周秀骥刘屹岷更多>>
发文机构: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国气象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南京地区冰云个例微物理参数的地基毫米波云雷达观测反演分析
《气象学报》2025年第1期115-128,共14页陈文姝 黄兴友 卜令兵 程勇 丁霞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00511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气象联合基金(U2342222)。
冰云微物理参数在气候变化和降水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选取南京2022年4月2和25日两次冰云个例的Ka波段地基云雷达的观测数据,利用经验公式和多普勒谱数据进行了云参数的反演和分析,研究南京地区冰云的微物理特征。结果表明:(1)利用Z-...
关键词:毫米波雷达 多普勒谱 冰云 微物理参数 
基于自持电中性闪电放电参数化模型研究云闪通道中沉积电荷的变化特征
《气象学报》2025年第1期129-141,共13页唐渤 谭涌波 郑天雪 张袁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2275075);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2023LASW-A03、2024LASW-B09);江苏省气象局科研项目(ZD202412)。
闪电通道的电荷特征是雷电物理研究的重点,而现有的观测手段难以直接获取通道中电荷的详细演变特征,为了深入研究闪电通道电荷的变化特征并与观测形成互补,开展模拟工作必不可少。利用自持电中性闪电放电参数化模型,在三极电荷背景下模...
关键词:雷电物理学 闪电参数化 通道电荷 云闪起始点 再击穿过程 
1951―2023年中国地面器测积雪深度数据集研制及应用
《气象学报》2025年第1期142-155,共14页江慧 徐文慧 杨溯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2475152);中国气象局创新发展专项(CXFZ2023J049)。
高质量、长序列、可实时更新的器测积雪深度观测数据是积雪深度模式产品和卫星遥感产品检验评估的基准数据。基于国家气象信息中心1951—2023年中国国家级地面站点观测的积雪深度数据,设置了包含元数据检查、界限值检查、时间一致性检...
关键词:站点 观测 积雪深度 质量控制 
发育模式的理论改进与检验——以中国玉米为例
《气象学报》2025年第1期156-167,共12页邬定荣 王春乙 高静 王培娟 霍治国 姬兴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2YFD20010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2171916);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基本科研业务费重点项目(2023Z014);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科技发展基金(2024KJ009)。
基于逆境生物学和表观遗传学取得的进展,将现有只考虑发育速率对环境响应机制的发育模式理论框架修改为考虑响应、适应与记忆机制的框架并进行验证。以适应机制为例,选择发育阶段始期的日序(DOY)作为表征适应性的因子,并与线性温度响应...
关键词:积温理论 响应与适应 发育模式构建 率定-检验 
全球人工智能治理现状及气象领域人工智能治理的挑战
《气象学报》2025年第1期168-177,共10页周康辉 代刊 曾沁 那晓丹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21YFC3000905)灾害天气公里级智能网格预报系统及示范应用。
当前全球AI(人工智能)治理的版图正经历深刻的变革,国际社会正共同探索构建一个全面、互联互通的治理生态。联合国在巩固全球AI治理核心地位的征途中扮演了领航者的角色,其发布的一系列普适性伦理和规则旨在搭建起一个共识框架。美国、...
关键词:人工智能 伦理 治理 风险 
《气象学报》征稿简则
《气象学报》2025年第1期178-178,共1页
1.办刊宗旨《气象学报》创刊于1925年,是中国气象局主管、中国气象学会主办的大气科学学术期刊,主要刊载气象、海洋、航空、地理、水文、环境等领域有关大气科学研究的具有创造性论文;国内外大气科学发展动态综合评述;新观点、新理论、...
关键词:学术活动 办刊宗旨 科研人员 大气科学 中国气象学会 学术期刊 中国气象局 气象学 
第二十九届(气象学报)编审委员会名单
《气象学报》2025年第1期F0002-F0002,共1页
山东半岛连续两天高架对流降水相态差异的形成机制分析
《气象学报》2025年第1期1-19,共19页万夫敬 孙继松 李博 罗江珊 孙露文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ZR2021MD010、ZR2021MD062、ZR2023MD025、ZR2023MD118);华东区域相控阵天气雷达应用联合实验室;山东省气象局创新团队项目(SDCXTD2023-1);山东省气象局面上项目(2022sdqxm08);青岛市气象局重点课题(2023qdqxz02)。
2024年2月19—20日山东半岛连续2d高架对流造成的降水存在显著的相态差异(19日为暴雪、20日为冻雨),文中利用常规观测、闪电定位仪、雷达探测及ERA5再分析等资料进行了对比分析,并给出了概念模型。结论如下:(1)19和20日降水过程是在相...
关键词:降水相态 极端暴雪 低温雨雪冰冻事件 高架对流 条件不稳定 
广西北海一次强降水天气过程中的东亚季风低压活动特征
《气象学报》2025年第1期20-32,共13页施晓晖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重点项目(92158203);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科技发展基金项目(2023KJ040);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9YFC1510104)。
为进一步清楚认识东亚季风低压的发生、发展和移动过程以及华南极端降水事件的成因,利用ERA5再分析资料和TempestExtremes轨迹追踪软件对导致2023年6月8日广西北海特大暴雨天气过程的东亚季风低压活动特征进行了分析。从季风低压的移动...
关键词:东亚季风低压 移动轨迹 结构特征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 台风“古超” 
2022年夏季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异常强盛且稳定维持与长江中下游持续性极端高温事件
《气象学报》2025年第1期33-45,共13页陈蔚 管兆勇 杨华栋 王磊 
国家重点研究计划项目(2019YFC1510201)。
2022年夏季长江中下游地区发生了1960年以来最强的高温事件,其形成和维持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WPSH)异常强盛有关。利用站点观测资料和再分析资料,通过对不同变量的诊断分析,研究了高温时段WPSH异常强盛且稳定维持的机制,得到如下结论:...
关键词:极端高温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 维持机制 长江中下游 2022年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