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北区委组织部

作品数:21被引量:3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发文作者:张玉良张绍新彭健杨旭刘成军更多>>
发文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社会学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主题:北区后备干部精准干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更多>>
发文期刊:《新丝路(中旬)》《当代党员》《新重庆》《领导科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高质量推进党建统领基层智治
《当代党员》2023年第14期45-45,共1页胡建川 
渝北区以打造新时代“红岩先锋”变革型组织为目标,以开展“党建扎桩·治理结网”党建统领基层治理现代化改革为契机,高质量推进党建统领基层智治,着力提升渝北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坚持以更高站位积蓄基层智治动能。党...
关键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高站位 始终坚持 专业培训 基层治理现代化 党建 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渝北区 
全面从严治党制度建设的重大意义探析
《新丝路(中旬)》2022年第12期0187-0189,共3页蒋沛若 
推动全面从严治党的制度建设,是政党组织保持自身先进性、纯洁性的一贯追求,更是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题中应有之义,具有鲜明的实践逻辑、科学的理论逻辑和深厚的历史逻辑。文章深刻探析了全面从严治党制度建设的六大重要意义:第一,是...
关键词:全面从严治党 制度建设 组织保障机制 
重庆渝北:发挥青年人才成长驿站作用
《中国人才》2022年第7期79-79,共1页胡建川 
重庆市渝北区坚持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青年人才政策,依托青年人才成长驿站,全方位引进培养服务青年人才。坚持“1+N”多方聚力,全方位引进青年人才与猎头合作。与智联、猎聘等多家国内外猎头公...
关键词:共建协议 实习培训 体制机制改革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资源配置 创业就业 重庆市渝北区 猎头公司 
集聚“塔基”人才 为高质量发展蓄能
《党课参考》2022年第11期77-79,共3页 
重庆市渝北区以建设青年人才成长驿站为抓手,积极探索全方位引进、培养、服务青年人才机制,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给予青年人才更多信任、更好帮助、更有力支持,推动青年人才在高质量发展中挑大梁、当主角。
关键词:重庆市渝北区 人才机制 青年人才成长 全方位 
深入抗疫第一线 政治考察面对面被引量:1
《党课参考》2021年第12期97-102,共6页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各级党委要在这场严峻斗争的实践中考察识别干部。重庆市渝北区紧紧围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严格贯彻执行《重庆市干部政治素质考察工作实施办法(试行)》,探索建立疫情防...
关键词:干部政治素质 疫情防控 考察机制 精准识别 重庆市渝北区 实施办法 考察内容 面对面 
基层减负要精准发力
《当代党员》2019年第8期32-33,共2页张文 
基层减负重在落实,多地陆续出台相关措施以破除形式主义,真正为实干者鼓劲,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基层减负,须找准问题根源,有的放矢,精准发力。长久以来存在的“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以形式应对形式”等形式...
关键词:形式 文件 发力 基层 形式主义 精准 
实现对干部严格有效管理监督的对策及建议
《领导科学》2014年第24期44-44,共1页杨旭 张玉良 彭健 
1.健全干部管理监督制度体系。一是强化制度震慑力。坚持“严”字当头,进一步完善相关管理监督制度。二是增强制度可操作性。全面清理并修订完善现行干部管理监督制度,对过于笼统的条款进行细化明确。三是完善程序性制度。
关键词:干部管理 管理监督 监督制度体系 可操作性 震慑力 程序性 
“为官不易”下 如何当好官
《领导科学》2014年第16期43-44,共2页张玉良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八项规定”“六项禁令”等一系列规定和禁令的不断出台,对各级官员的约束也日益严格,特别是在中央“老虎”“苍蝇”一起打,一大批高官相继落马后,一些官员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有的人开始感慨,现在官不好...
关键词:不易 干部队伍建设 消极思想 禁令 官员 意思 
组工干部要始终和群众同坐一条板凳
《领导科学》2014年第8期47-47,共1页张玉良 
作为一名组工干部,要为群众服好务,就是要始终和群众同坐一条板凳,把群众的利益看得比天大,把群众放在心中最重要的位置。 要把群众当亲人,将情感融入群众之中。作为组工干部,要强化公仆意识,切实增强群众观念,坚持思想上尊重...
关键词:群众观念 组工干部 公仆意识 尊重群众 贴近群众 
渝北区:“三联三送”开展结对帮扶
《当代党员》2010年第8期64-64,共1页
一是联系基层镇街送建议。组织部九个科室把九个镇街作为党建联系点,在如何强化基层组织建设、帮助群众增收致富等方面出思路、提建议。二是联系大学生“村官”送真情。采取“1+X”方式,22名部机关干部与99名大学生“村官”建立对接...
关键词:结对帮扶 大学生“村官” 渝北区 基层组织建设 机关干部 组织部 提建议 党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