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民族大学博物馆

作品数:81被引量:326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发文作者:程鹏王丽君周后英张岩高楠更多>>
发文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艺术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主题:藏族面具唐代出土藏文写本更多>>
发文期刊:《西藏研究》《文史杂志》《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敦煌学辑刊》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美国福特基金四川省社会科学基金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吐蕃统治时期的敦煌(下)被引量:1
《长江文明》2013年第1期84-100,共17页 刘豫川(译) 杨铭(校) 
按文部省科学研究费(综合性)规定而产生的研究成果之一部分
五、佛教界的活动关于吐蕃占领时期的佛教史,有与本文同刊发表的竺沙雅章君的概述,此外过去还有冢本善隆博士的高水平论文《敦煌佛教概说》(《西域文化研究》第一集,一九五八年)。然而,由于吐蕃时期的敦煌历史不可能排除与佛教的联系,...
渝东、湘西的“阳戏”与面具被引量:1
《文史杂志》2010年第4期46-48,共2页杨铭 袁钧 
一今渝东、湘西历史上曾流行着一种古老的戏剧,它就是阳戏. 关于阳戏的得名,清同治<酉阳州志>载:"州属多男巫,其女巫则谓之师娘子.凡咒舞求佑,只用男巫一二人或三四人.病愈还愿,谓之阳戏,多则至十余人,生旦净丑,袍帽冠服,无所不具,伪饰...
关键词:渝东 湘西 男巫 酉阳 戏剧 师娘 女巫 流行 历史 梨园 冠服 关系 二人 
拉达克政权的衰落
《藏学学刊》2010年第1期254-269,299,共17页伯戴克 杨铭 方琳 
《拉达克政权的衰落》是意大利藏学家伯戴克所著《公元950—1842年的拉达克王国》一书中的第六章,因涉及17世纪中后期拉达克的历史,尤其是拉达克、西藏和莫卧尔帝国三方之间关系的历史,尤显重要,故译出介绍给国内藏学界。
关键词:拉达克 西藏 莫卧尔 
松域(Sum-Yul)地理位置考被引量:1
《长江文明》2010年第1期111-124,共14页 董越(译) 杨铭(译) 
山口瑞凤先生的这篇文章,讨论了见于敦煌吐蕃历史文书和藏文古籍文献中的松域(Sum-yul)的地理位置,认为曾由末氏和朗氏家族统治的松域,是指从今青海省黄河南岸的色末一直延伸到四川小金川一带的地区,而与藏文古籍文献所指的位于今拉萨...
关键词:松域 地理位置 研究 
试论唐代吐蕃与西北各族的文化交流被引量:3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10年第1期82-90,共9页杨铭 
2006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唐代吐蕃与西北民族关系史研究>(06BZS009)阶段性成果之一
在经略西北地区和统治被征服地区民族的过程中,吐蕃与西北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有过密切的交往。西北各族丰富的、独具特色的文化元素曾经影响到吐蕃文化,佛教传入吐蕃也有西北各族的贡献;同样,吐蕃文化也长久地影响到了西北...
关键词:吐蕃 西北民族 文化交流 
“南路边茶”历史发展述略被引量:3
《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68-73,共6页赵长治 谢雪娇 
南路边茶的整个形成发展过程都与其所依赖的藏汉文化间的交流是分不开的。这种文化交流在历史上主要表现为政治和经济贸易的交流。我们在研究南路边茶的发展时,首先需要对它的历史发展过程进行梳理和研究。
关键词:南路边茶 历史发展 述略 
藏族地区市场与新华村白族的银铜工艺发展被引量:6
《中国藏学》2009年第4期79-83,共5页张建世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西南少数民族金属工艺文化遗产保护调查研究"(项目编号05BMZ032)的阶段性成果
在藏族地区的很多城镇都分布有云南的银铜工匠,且数量不少,值得进行专门研究。本文从来源地与藏族地区关系的层面,探讨了云南新华村白族的银铜工艺与藏族地区市场的关系。文章描述了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新华村的工匠们开拓藏族地区...
关键词:新华村 银铜工艺 藏区市场 关系 
西南民族大学博物馆珍藏的刘文辉家庭佛龛
《文史杂志》2009年第6期71-72,共2页张岩 根秋登子 
西南民族大学博物馆馆藏有一壁佛龛,原主人是前西康省主席刘文辉,时在成都玉沙街刘公馆。1939年西康省建立,刘文辉从就任第一任西康省政府主席起,直到1949年,在西康做了10年的国民政府的“封疆大吏”。西康省管辖范围内大多数是藏...
关键词:大学博物馆 西南民族 刘文辉 佛龛 家庭 珍藏 藏族地区 西康省 
西南民族地区面具文化的保护模式及其保护重点研究被引量:5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0期19-25,共7页杨嘉铭 
国家社科基金"西南民族地区面具文化与保护利用研究"(批准号:06BMZ025)
通过分析西南民族地区面具文化所面临的挑战的基础之上,结合面具文化所固有的基本性态,提出了面具文化保护的基本模式,即:面具文化的保护要切实可行、运转协调,必须以面具文化为中心,以面具文化的有机载体——傩祭、傩舞、傩戏、傩俗为...
关键词:西南民族地区 面具文化 保护模式 
屯堡文化中的耀眼光点——安顺地戏及其面具制作技艺的田野考察被引量:4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9期25-33,共9页杨嘉铭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西南民族地区面具文化与保护利用研究"(项目编号:06BMZ025)的阶段性成果
该文在对贵州省安顺市开展安顺地戏的基本调查以后,重点以该市西秀区龙宫镇下苑村为调查点,通过对该村吴派面具雕刻传人杨正洪夫妇的访谈以及面具雕刻的演示;同时还特请该村地戏班子跳演了当地传统剧目《薛丁山征西》片段《大破锁阳城...
关键词:安顺地戏 面具 传承与发展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