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兴市晨光高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作品数:13被引量:18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发文领域:金属学及工艺化学工程电气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发文主题:石墨电极接头数控石墨数控机床更多>>
发文期刊:《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制造技术与机床》《炭素技术》更多>>
所获基金: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核用构件石墨(炭)块加工对环境的影响及防护措施
《炭素技术》2019年第6期63-65,共3页刘桂芝 严小林 冯虎 
采用传统的加工方法不能满足核能用构件石墨(炭)块的精度及清洁度的要求,特别是加工粉尘的污染也不能满足现代的加工对环保要求,对人体、工件、机床与工作环境产生较大的危害。根据石墨(炭)块的加工特点和加工设备的最新发展,提出了加...
关键词:石墨(炭)块 机床 粉尘收集 
碳块双面铣磨加工动力头微调装置的设计与应用被引量:1
《制造技术与机床》2013年第1期84-86,共3页严小林 刘桂芝 张明 
江苏省第七批"六大人才高峰"资助项目(No.2010-JXQC-020)
采用数控铣磨复合加工机床完成碳块平面的复合加工,并通过对设备加工产生误差及缺陷原因的分析,设计铣磨动力头的调整机构,实现加工设备动力头在水平及垂直方向的微量调整,提高了碳块加工精度,保证了碳块加工质量的稳定。
关键词:碳块 碳块铣磨复合机床 铣磨动力头 调整装置 
基于ANSYS Workbench的内螺纹磨削中心整机动态特性分析被引量:6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2012年第12期23-25,29,共4页徐先勇 崇凯 严小林 董小飞 
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科技重大专项(2009ZX04012-012);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CX10B_258Z);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
以四轴三联动内螺纹磨削中心为研究对象,通过对CAD模型进行简化,运用ANSYS Workbench对结合面的处理功能建立了整机有限元模型。在模拟机床工况的情况下,进行了整机的静、动态特性分析,得出了机床的动刚度比静刚度小很多。由模态分析知...
关键词:ANSYS WORKBENCH 内螺纹 磨削中心 模态分析 谐响应分析 
数控机床上的新型夹紧装置——卡盘动力组合装置的设计被引量:1
《中国制造业信息化(学术版)》2012年第12期55-57,共3页严小林 刘桂芝 梅建文 
江苏省第七批"六大人才高峰"资助项目(N02010-JXQC-020)
为拓展普通手动三爪、四爪卡盘的夹紧功能,设计了一种用于数控机床上的新型夹紧装置——卡盘动力组合装置。其结构特点是不改变机床原有卡盘的结构,通过增加动力源电机,实现了普通手动卡盘对零件夹紧、松开的自动化功能。
关键词:数控机床 动力卡盘 卡盘动力组合装置 设计 
核电用堆内构件加工线工艺与设备方案被引量:1
《炭素技术》2012年第6期24-27,共4页严小林 刘桂芝 辛向东 
南京工程院引进人才科研启动基金资助项目(YKJ201006);江苏省第七批"六大人才高峰"资助项目(N2010-JXQC-020)
高温气冷反应堆示范电站(HTR-PM)是最新一代核电站,因其安全性、高可靠性及经济性受到广泛关注。其反应堆堆芯一般用炭及含硼炭材料做绝热层,用石墨质材料做反射层,并且在反应堆使用寿命周期内不可拆换。本文通过对国内某高温气冷反应...
关键词:堆内构件 自动线 设计 
认真贯彻执行石墨电极接头与炭块、炭砖加工新行标——实现中国炭素行业新发展
《炭素技术》2012年第5期6-7,共2页陈善元 戴爱国 严小林 
最近.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2个新的黑色冶金行业标准:《石墨电极与接头加工精度》(标准号YB/T4245—2011);《炭块和炭砖尺寸及表面加工要求》(标准号为YB/T4246—2011)。
关键词:石墨电极 加工精度 炭素行业 炭块 接头 炭砖 中国 行标 
浅谈PLC在固体配料系统中的应用被引量:1
《轻工设计》2011年第3期23-23,共1页朱强 张凯 丁捷 
本文主要从配料系统的组成以及电气控制的基本要求出发,对基于SIMATICS7-/300系列PLC控制的配料系统的硬件组成和软件设计作了较为详细的阐述。从现场应用表明该PLC控制的系统运行可靠方便。
关键词:配料系统 PLC 变频器 自动控制 
石墨电极与接头的“理想连接”及实现被引量:2
《制造技术与机床》2010年第9期132-133,共2页陈敬全 周丽华 陈善元 朱强 
从研究石墨电极与接头在使用中让大约80%的电流流经电极端面的原理入手,进一步论述"理想连接"的重要性及其与数控精密加工的关系。
关键词:理想连接 集肤效应 数控精密加工 
石墨电极与接头“理想连接”——加工高精化
《炭素技术》2008年第2期59-59,共1页陈善元 朱强 戴爱国 
1集肤效应是“理想连接”的理论基础 德国著名炭素专家赫尔穆特·威尔斯戴特在《石墨电极生产、检验与应用基本原理》一书中指出:“石墨电极与接头在使用中大约80%的电流是流经电极端面的。”就是说,在电流传导过程中,80%的电流...
关键词:石墨电极 接头 连接 理想 精化 加工 集肤效应 电流传导 
石墨电极与接头的“理想连接”机理与实现途径被引量:2
《炭素技术》2003年第4期47-49,共3页陈善元 朱罡政 
分析了“理想连接”的机理,进一步研究电极与接头精密加工,从而实现“理想连接”的途径。
关键词:数控加工 精度 理想连接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