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论坛》编辑部

作品数:27被引量:1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发文作者:江霞江霞石羽王燕张卓更多>>
发文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发文主题:长三角综合国力社科联承接产业转移泛长三角更多>>
发文期刊:《江南论坛》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对接重大战略 拓展全新空间
《江南论坛》2015年第10期1-1,共1页本刊评论员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陆续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重大发展国家战略,并出现在长三角地区叠加的态势。增强战略意识,加强统筹谋划,主动对接和融入国家战略大格局,既是使命和担当,更是进一步提升发展水平、拓展全新发展空间的机遇和平台。对接...
关键词:国家战略 科技金融 科研机构 战略意识 发展水平 成果产业化 长江经济带 寻求突破 资源开放 对内对外 
铭记抗战历史 弘扬抗战精神
《江南论坛》2015年第8期1-1,共1页本刊评论员 
七十年前的八月十五日,经过长达十四年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中华民族以伤亡3500多万人,直接经济损失1000多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5000多亿美元的代价,与世界反法西斯力量一起,迫使不可一世的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取得了近代反抗外敌入侵的...
关键词:间接经济损失 外敌入侵 直接经济损失 无条件投降 正面战场 全民族抗战 抗日根据地 抗日游击队 内陆腹地 中国战场 
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上新台阶
《江南论坛》2015年第3期1-1,共1页本刊评论员 
在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背景下,农业发展已进入机制创新、结构转型、产业重塑的关键时期,必须改革创新,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提质增效、节本降耗,推动集约经营、可持续发展,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上新台阶。
关键词:现代农业发展 台阶 农业发展方式 可持续发展 中国经济 机制创新 结构转型 改革创新 
适应新常态 加快优结构
《江南论坛》2014年第11期1-1,共1页本刊评论员 
以中高速、优结构、新动力、多挑战为主要特征的新常态,已悄然来到我们身边,正深刻改变中国经济的面貌。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是新常态的最基本特征。随着人口结构变化、要素成本上升,推动经济增长的动力,将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
关键词:投资驱动 高新技术产业 人口结构 要素成本 要素驱动 经济增长 经济发展前景 长三角经济 破茧化蝶 调整结构 
确保改革有进有成
《江南论坛》2014年第10期1-1,共1页本刊评论员 
当前,经济发展进入了增长速度换挡期、转型升级攻坚期.到了必须依靠提质增效升级才能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阶段。越是在这种时候.越要有“凤凰涅桀、浴火重生”的决心和勇气.越要坚定地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适应“新常态”的关键之举、...
关键词:改革 持续健康发展 经济社会发展 增长速度 经济发展 转型升级 
江苏13个省辖市将全部通高铁
《江南论坛》2014年第10期11-11,共1页江霞 
江苏先后有沪宁城际铁路、京沪高铁、宁杭高铁和合宁高铁等4条高铁建成通车,全省2718公里铁路总里程中.高铁里程达1228公里。近日在江苏省铁路建设推进工作会议上获悉.在新一轮国家铁路发展总盘子中.江苏省列入国家计划的项目共有1...
关键词:城际铁路 江苏省 省辖市 电气化改造 宁启铁路 国家计划 铁路发展 铁路建设 
与时俱进做好群众工作
《江南论坛》2014年第7期1-1,共1页本刊评论员 
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正在深入开展,如何使活动能出真功、见实效,全党在看,群众在盼,社会在关注。教育实践活动的关键是改进工作作风,而作风问题的核心是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正确认识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现实紧迫性...
关键词:群众工作 与时俱进 教育实践活动 党的群众路线 工作作风 关系问题 人民群众 作风问题 
从无锡到牛津:钱钟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锡举行
《江南论坛》2014年第4期60-60,共1页王燕 
近日,由无锡市社科联、无锡市文管中心、江南大学、英国牛津大学主办的“从无锡到牛津:钱钟书的人生历程与学术成就”国际学术研讨会在锡举行.这是钱钟书曾就读的牛津大学艾克赛特学院在建院700周年之际,
关键词:国际学术研讨会 牛津大学 无锡市 钱钟书 江南大学 学术成就 人生历程 社科联 
自贸区“改革红利”在制度创新
《江南论坛》2013年第11期1-1,共1页本刊评论员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是一项重大的国家战略。理论界将其视为与建立深圳特区、加入WTO同等级别的重大改革举措。自贸区在贸易、金融、投资、航运、港口、关税、负面清单、离岸市场等领域进行改革,将推动现代服务业高速发...
关键词:改革举措 制度创新 投资管理体制改革 红利 自由贸易 国家战略 国际经济 现代服务业 
让现代化建设展现出绿色底蕴
《江南论坛》2013年第9期1-1,共1页本刊评论员 
研究表明,一个成年人每天要呼吸2万多次,吸入空气15-20立方米。享有天蓝地绿水净的家园,这是"衣食足"、"仓廪实"之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因此,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目...
关键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保护生态环境 底蕴 生态文明建设 美好生活 人民群众 公共产品 生产力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