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医学研究院

作品数:37被引量:32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发文作者:冯丹冯丹更多>>
发文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农业科学更多>>
发文主题:DNA损伤修复高校肿瘤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更多>>
发文期刊:《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办公室业务》《生命科学》《医学综述》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教育厅优秀中青年人才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新疗法层出不穷
《环球科学》2024年第21期61-65,共5页萨拉·里尔登 邱厚圆(翻译) 
镰状细胞病深刻影响了患者的方方面面。为了攻克这一难题,研究人员正从多个层面开发治疗手段。他们尝试从源头上阻止异常红细胞产生,改善红细胞代谢,以及调节免疫反应。究竟哪种疗法能为最广泛的患者群体带来治愈的曙光?
关键词:镰状细胞病 红细胞代谢 患者群体 新疗法 治疗手段 调节免疫反应 异常红细胞 深刻影响 
预算管理一体化背景下高校全面预算管理模式优化思考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24年第19期92-94,共3页吴珺 
本文从预算管理一体化背景出发,深入探讨了高校全面预算管理模式优化的必要性及重要性,全面分析了当前高校全面预算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重点论述了相应的解决策略,旨在帮助高校提升全面预算管理水平,为高校高质量发展赋能。
关键词:预算管理一体化 全面预算管理 预算模式 优化 策略 
新型纳米睫状神经营养因子复合物玻璃体腔注射对食蟹猴眼部的安全性——形态学评价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2024年第7期613-620,共8页张天璐 刘一帆 沈吟 
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2017YFE0103400)。
目的评估一种新型纳米神经营养因子复合物(NP-CNTFs)在非人灵长类动物眼内应用的安全性。方法利用纳米工艺制备包裹睫状神经营养因子(CNTF)的纳米粒。选取3只成年雄性食蟹猴,单眼玻璃体腔注射10μl NP-CNTFs(1μg/μl)作为NP-CNTFs组,...
关键词:纳米粒 睫状神经营养因子 食蟹猴 安全性评估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恶性肿瘤患者中的心血管不良事件风险分析:系统综述与荟萃分析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2024年第4期420-425,共6页周雅文 王天一 胡方振 王杨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82070348,81270304,81873507,81420108004)。
目的:系统评估抗肿瘤药物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在治疗恶性肿瘤患者时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的风险。方法:在4个数据库中搜索了建库以来所有关于ICIs的心血管不良事件的随机对照试验,并将数据汇总分析,计算优势比及其95%置信区间。结果:共...
关键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心血管不良事件 心肌炎 
成年食蟹猴视网膜结构和功能参数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2024年第1期12-18,共7页廖科人 彭斌 郑红梅 刘一帆 沈吟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E0103400)。
目的测量成年食蟹猴视网膜结构和功能参数,探讨非人灵长类动物与正常人视网膜结构和功能参数的相似度。方法对3只5岁龄成年食蟹猴的6只眼进行彩色眼底照相、视网膜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视网膜电图(ERG)等在体的眼科学检查,测定猴眼...
关键词:食蟹猴 视网膜 眼底照相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视网膜电图 
视网膜病变基因治疗中不同注射方式的应用
《临床眼科杂志》2023年第6期571-577,共7页周玲玲 沈吟 
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2017YFE0103400)。
基因治疗是目前遗传病的主要治疗手段和研究方向,其中视网膜基因治疗已成为快速发展的新兴领域,超过40个视网膜基因治疗药物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治疗策略、载体、免疫反应程度等都可能会影响基因治疗的效果,给药方式也成为关键因素。局...
关键词:视网膜疾病 基因疗法 注射 视网膜下腔 玻璃体腔 脉络膜上腔 
靶向非洲猪瘟病毒EP152R基因sgRNA细胞系的构建及其对ASFV复制影响的研究被引量:2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2023年第5期452-458,共7页皇甫皓月 雷薪霖 席飞 黄炼榆 王可欣 沈冬冬 张纪文 张振江 李芳 步志高 殷昊 赵东明 
兽医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课题(SKLVBP202101)。
有报道证实,缺失重要功能基因EP152R的非洲猪瘟病毒(ASFV)不能有效复制。为了筛选靶向ASFV EP152R基因的小向导RNA(sgRNA),分析EP152R基因对ASFV复制的影响,本研究利用簇状规则间隔的短回文重复序列及其相关蛋白9(CRISPR-Cas9)核酸酶系...
关键词:非洲猪瘟病毒 簇状规则间隔的短回文重复序列及其相关蛋白9 EP152R g RNA 
神经炎症在视网膜退行性疾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临床眼科杂志》2023年第1期87-93,共7页刘依宗 沈吟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港澳台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2017YFE0103400)。
视网膜退行性疾病(RD)是全球范围内不可逆性致盲眼病的主要原因,其特征是视网膜神经元的进行性退化,造成视觉功能严重受损。目前针对该病以对症治疗为主,而对于视网膜神经元的保护及视觉重构的效果有限。近年来随着对RD发病机制研究的深...
关键词:视网膜退行性疾病 神经炎症 炎症 治疗 
非成像视觉环路对生理活动和行为的调控作用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2023年第2期192-195,共4页袁满(综述) 沈吟(审校)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E0103400)。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是视网膜视觉信号输出到大脑的终极神经元,可参与成像视觉(IFV)(图像形成)和非成像视觉(NIFV)(非图像形成)。视觉处理系统除了传递图像的视觉信息外,传入的光信号对人的生理活动和行为也会产生影响,称为NIFV。NIF...
关键词: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视觉环路 生理活动 行为 非成像视觉 
浅谈医院人才培养工作与科研能力提升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社会科学》2022年第12期193-195,共3页张文丽 
现阶段,我国科学技术得到了飞速的提升,人民的生活质量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在此种环境下,国民在健康方面有了更多的重视,这也导致当前医疗系统成为了热门行业之一。而良好的医疗体系需要有人才的支撑,加强医学人才储备,提高医学人才能...
关键词:医院 人才培养 科研能力 问题 措施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