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化学学院能量转换与存储材料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作品数:20被引量:52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发文作者:赵玉双郭梦曦更多>>
发文领域:理学电气工程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发文主题:共轭聚合物共轭稠环有机太阳能电池分子更多>>
发文期刊:《无机化学学报》《高分子学报》《中国科学:化学》《化学进展》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深圳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反应条件对Suzuki聚合制备聚芴分子量的影响
《高分子学报》2025年第2期299-305,共7页宋舒悦 王晓东 张安东 刘岳衡 谷承霖 刘亚辉 薄志山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号2022YFF0709900)资助.
聚芴作为一类典型的有机共轭半导体材料,在有机光电器件制备中得到广泛应用,其分子量对光电性质具有显著影响.本研究聚焦于聚芴材料的制备过程,采用Suzuki反应制备聚芴,通过调控溶剂(四氢呋喃/水、甲苯/水、邻二甲苯/水、二氯甲烷/水),...
关键词:Suzuki聚合 分子量 聚芴 反应条件 共轭聚合物 
利用苯并二噻吩基聚合物给体和三芳胺基非稠环电子受体构筑简单高效有机太阳能电池
《高分子学报》2024年第10期1280-1289,共10页蒋晓林 汪航 马雪晴 王逸凡 路皓 刘亚辉 薄志山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金号52173174,51933001和22109080)资助项目.
使用简单的聚合物给体P(Cl)和简单非稠环受体2BTh-2F,构建了低成本的高性能有机太阳能电池.并选用固体添加剂二碘苯(DIB),对共混膜形貌进行精细调控.通过原子力显微镜、高分辨透射电镜以及原位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等手段,深入研究了活...
关键词:有机太阳能电池 简单给体 非稠环受体 光电转化效率 
非富勒烯受体有机太阳能电池稳定性研究进展
《物理化学学报》2024年第6期15-19,共5页郭雅雯 李大伟 高杨 李翠红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1975031)资助项目。
近年来,基于非富勒烯受体(NFAs)的有机太阳能电池(OSCs)取得了迅猛的发展。单异质结OSCs的光电转换效率(PCE)已突破19%,这进一步推动了有机光伏技术的商业化进程。光电转换效率的快速提升源于活性层材料的创新开发、器件工程的优化以及...
关键词:有机太阳能电池 非富勒烯受体 内部不稳定性 光氧化降解 形貌不稳定性 界面层 
含炔键的聚合物给体材料设计合成及在有机太阳能电池中的性能研究被引量:2
《高分子学报》2024年第1期48-57,共10页李大伟 马雪晴 崔新悦 陈亚男 魏楠 言行 李翠红 刘玉强 刘亚辉 薄志山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金号22109080,21975031,51933001)资助项目。
利用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的初始原料,设计合成了主链含炔键的聚合物给体材料PBEA-F和PBEA.由于炔键的强吸电子能力,分子的最高占有轨道能级(HOMO)得以降低,使得聚合物的带隙变宽.同时,引入炔键的聚合物给体材料与受体小分子材料BTP-eC9-4...
关键词:有机太阳能电池 炔键 给体材料 简单易合成 
Ti_(3)C_(2)T_(x) MXene基材料在锂空气电池正极中的研究进展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年第3期401-412,共12页李苗苗 袁萌伟 郑幸子 孙根班 李会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1871028,22271018)
锂空气电池具有3500 W·h·kg^(-1)的理论能量密度,是极具发展潜力的新一代能源存储系统.在有机相锂空电池中,放电产物为固态Li_(2)O_(2),具有绝缘性,导致正极反应动力学缓慢,造成反应过电位高、倍率性能差、循环稳定性有限且能量效率...
关键词:Ti_(3)C_(2)T_(x)MXene 锂空电池 正极催化剂 氧还原反应 氧析出反应 
锂金属电池隔膜涂覆的研究进展
《Journal of Measurement Science and Instrumentation》2023年第1期95-102,共8页闫俊 
锂金属电池(LMBs)是最具潜力的下一代高能量密度存储设备,能够满足新兴产业的需求。然而,严重的锂枝晶生长、较低的库仑效率和不稳定的正极材料结构限制了它的商业应用。隔膜是LMBs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电池的倍率...
关键词:锂金属电池(LMBs) 隔膜涂覆 库伦效率 锂枝晶 
钼-钴氧化物中空纳米球/石墨烯复合结构的制备及其电磁性能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年第4期587-594,共8页许璟珅 卢娜 袁萌伟 孙根班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1771024);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20M680430)。
利用溶剂热结合煅烧法合成了空心球状的四氧化三钴和钼酸钴的复合氧化物纳米材料(Co_(3)O_(4)-CoMoO_(4)),将其作为磁损耗材料,与石墨烯复合后进行了电磁性能测试,结果显示:复合后的材料具有更好的电磁波吸收能力,在2 mm时最小反射损耗...
关键词:四氧化三钴 钼酸钴 石墨烯 电磁波吸收 电磁性能 
纯有机室温磷光材料研究进展被引量:1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年第4期595-607,共13页刘梦阳 司越 董永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773020)。
有机室温磷光(room temperature phosphorescence,RTP)材料凭借制备简单、类型丰富、毒性低等特点,以及在显示、传感、生物成像等方面广阔的应用前景而备受关注.一般的有机RTP材料,其磷光寿命<10 ms,而具有长寿命(τ>100 ms)有机RTP材...
关键词:有机室温磷光 重原子 主-客体材料 H聚集 氢键 Donor-Acceptor结构 
镝磁弛豫体系中溶剂分子的调控作用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年第4期637-649,共13页张素铭 孙豪岭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1671024);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资助项目(2013CB933402)。
在介绍磁弛豫行为和磁滞效应等基本概念的基础上,总结了近些年已发表的镝单/多核以及配位聚合物磁弛豫体系中溶剂分子调控磁弛豫行为的研究成果,分析了溶剂分子的改变对配合物磁弛豫和磁滞行为的调控作用,探讨了溶剂分子对磁弛豫以及磁...
关键词:分子纳米磁体 镝磁弛豫体系 磁弛豫 溶剂调控 
以邻苯二甲酸结构与四苯基乙烯核心构筑点亮型Pb^(2+)与Al^(3+)荧光传感器被引量:1
《科学通报》2022年第20期2405-2412,共8页刘静 董永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773020)资助。
铅和铝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使用会造成环境及水体污染而危害人类健康,对环境及生物体中Pb^(2+)和Al^(3+)的实时监测有重要的意义.荧光探针可对金属离子实现高灵敏度、实时快速检测.传统的荧光分子易发生聚集淬灭而影响荧光探针的性质,而...
关键词:聚集诱导发光(AIE) Pb^(2+) Al^(3+) 荧光探针 邻苯二甲酸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