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科技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作品数:147被引量:2958H指数:28
导出分析报告
发文作者:刘喜山胡克杨德明彭向东郭巍更多>>
发文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发文主题:金矿床中生代变质岩早元古代造山带更多>>
发文期刊:《岩石矿物学杂志》《地层学杂志》《CT理论与应用研究(中英文)》《世界地质》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项目“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川西北微细浸染型金矿床石英脉及其特征被引量:4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01年第2期118-122,共5页王可勇 姚书振 张保民 张晓军 
国土资源部矿产资源定量预测及勘查评价开放研究实验室资助
川西北地区是我国主要的微细浸染型金矿化集中区之一 ,产有马脑壳等 2 0余处重要金矿床 (点 ) .研究表明 ,区内此类金矿床范围内常发育多种类型的石英脉体 ,其中黄铁矿 -毒砂 -石英脉、石英 -辉锑矿脉及石英 -雄 (雌 )黄脉与金矿化关系...
关键词:石英脉 微细浸染型金矿床 流体包裹体 找矿标志 评价 矿化作用 
流体包裹体在成岩作用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15
《世界地质》2000年第4期320-323,共4页高福红 于均民 
流体包裹体的研究已经被引入到沉积学和石油地质学领域中。常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包裹体测温和包裹体成分分析。利用流体包裹体测温的数据 ,可以分析、判断沉积成岩和成藏作用发生时的流体特征和古地温梯度 ,恢复成岩环境。利用流体包裹...
关键词:流体包裹体 包裹体测量 成分分析 成岩作用 沉积 
前寒武纪条带状铁建造中的金矿床被引量:5
《世界地质》2000年第4期324-328,共5页赵宏军 张泽春 冯本智 
前寒武纪铁建造中的金矿床是世界上一种重要的金矿类型 ,深受国内外地质工作者的重视。前寒武纪铁建造中金矿床具有不同的类型特征及成因模式 ,通过分析有启发和借鉴意义的几个该类型金矿床 。
关键词:前寒武纪 铁建造 金矿床 地质对比方法 成因 
吉林省辉南地区含金韧性剪切带的构造地质特征被引量:1
《世界地质》2000年第4期329-333,341,共6页邱殿明 俞保祥 徐仲元 
吉林省辉南地区韧性剪切带岩石变形特征复杂多样。通过对剪切带内岩石的有限应变测量和变形环境的分析 ,认为本区韧性剪切带发育在地壳浅层次的低温低压环境 ,为逆冲推覆韧性变形 ,其变形变质作用相当于低绿片岩相 ,具有独特的构造组合...
关键词:韧性剪切带 有限应变 构造地质特征 岩石变形 
辽宁阜新—锦州地区花岗杂岩特征及成因被引量:10
《地质地球化学》2000年第4期65-74,共10页刘建忠 刘喜山 张福勤 李树勋 李桂林 欧阳自远 
中国科学院资源与环境重点项目(KZ952-J1-413);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联合资助项目
通过详细的区域地质研究 ,将阜新地区划分为两个大的构造岩浆带和两个稳定构造区 ,并依据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和年代学资料 ,把发育于不同构造单元中的花岗杂岩区分为新太古代TTG杂岩、印支期二长花岗质杂岩和燕山期花岗杂岩 ,同时还讨...
关键词:花岗杂岩 岩石成因 辽宁 
内蒙古大青山地区奥陶纪鹦鹉螺化石新材料被引量:2
《长春科技大学学报》2000年第4期313-318,共6页程立人 彭向东 刘正宏 徐仲元 
原地质矿产部内蒙古大青山地区6幅1:5万区调项目!(0199209031)
共描述鹦鹉螺化石 3个种 (其中一个新种 )、5个未定种和一个属种未定 ,分属 4个科。这些化石产自内蒙古大青山地区一套白云质灰岩中 ,对于该套地层的研究已有很长的历史 ,但由于没有发现确切的生物化石 ,其时代一直很难确定 ,多数专家...
关键词:大青山地区 奥陶纪 鹦鹉螺化石 内角石 环角石 
中国北部中二叠世地层对比及珊瑚动物群特征被引量:4
《长春科技大学学报》2000年第4期319-321,共3页林英铴 刘鹏举 彭向东 刘典涛 
博士点基金资助项目!(960 18704)
我国北方槽区中二叠统的海相地层主要分布在内蒙古北部及东部、吉林中部及黑龙江省的南部等地。依据皱纹珊瑚的研究 ,中二叠世珊瑚可以识别出两个组合。早期称Tachylasma -Calo phyllum组合 ,主要是由小型、缺失鳞板的单体珊瑚分子组成 ...
关键词:义和乌苏组 中二叠世 地层 珊瑚动物群 珊瑚化石 
中国东部中新生代火山作用的pTtc模型与岩石圈演化被引量:43
《长春科技大学学报》2000年第4期329-335,共7页许文良 王冬艳 王嗣敏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九五"科技工程资助项目!(970206- 01-02)
中国东北和华北地区中新生代火山岩的岩石化学研究表明 ,中新生代火山作用的深部过程均为逆时针的pTt轨迹 ,表现为岩浆源区从逐渐上升到下降的过程。中新生代火山作用的深部过程揭示的岩石圈演化历史为 :早侏罗世至早白垩世早期 ,岩石...
关键词:中生代 新生代 火山作用 pTtc模型 岩石圈演化 
西藏羌塘盆地的构造沉积特征及演化被引量:53
《长春科技大学学报》2000年第4期347-352,共6页和钟铧 李才 杨德明 陈光权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九五"科技工程资助项目!(QZ-97-204102)
西藏羌塘盆地是特提斯构造域内晚古生代—中生代海相复合盆地。经历了晚古生代板块构造演化阶段、中生代板块构造演化阶段和新生代抬升剥蚀阶段 ,形成了晚古生代大陆边缘盆地、中生代南羌塘被动大陆边缘和北羌塘弧后盆地以及晚侏罗世之...
关键词:沉积建造 构造变形 构造演化 羌塘盆地 地质结构 
葡萄花油田合理沉没度界限研究被引量:1
《长春科技大学学报》2000年第4期359-362,共4页吴俊海 郑连坤 马英健 张艳波 孙亚丽 
为保证抽油泵正常工作 ,达到抽井机井供采协调、高产稳产、节能降耗的目的 ,从最大产量、最高经济效益、最小泵效三个方面讨论了葡萄花油田合理沉没度 ,得出该油田单井的合理流压为 2 .5~ 3 .3MPa ,合理沉没度为 30 0~ 35 0m。确定油...
关键词:最大产量法 最高经济效益法 沉没度界限 油田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