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外文学院外语教学部

作品数:8被引量:0H指数:0
导出分析报告
发文领域:文学语言文字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发文主题:自我艺术风格遗忘长篇小说INTRUDER更多>>
发文期刊:《北方文学(中)》《剑南文学(经典教苑)(下)》《青春岁月》《海外英语》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Intruder in the Dust under the Theory of Initiation Story
《海外英语》2016年第11期198-201,共4页方立 
Initiation is an ever- lasting literary theme. This novel has long been typically assumed as a detective story by many readers as well as critics, but when we delve further into its essence and its major characters, i...
关键词:INITIATION INTRUDER in the DUST four basic elements NARRATIVE structure 
Alienation in As I lay Dying
《海外英语》2013年第20期198-199,共2页汪倩 
The enormous change of the earlier 20thcentury has not only brought false prosperity to the society but also pushed people into spiritual wasteland. Indifference and alienation have replaced communication and trust am...
关键词:ALIENATION DISINTEGRATION SELF-SPLIT 
The Fugue Pattern in The Heart is a Lonely Hunter
《海外英语》2013年第17期184-185,共2页郭主美 
Carson McCullers The Heart is a Lonely Hunter is her representative work. McCullers deploys the skill of fugue pattern through the multi-voices reflected in the characters, tactfully unite the form and content into a ...
关键词:FUGUE PATTERN EXPOSITION DEVELOPMENT RETURN 
遗忘和忽视中的自我找寻——从新历史主义看《宠儿》
《海外英语》2013年第17期205-207,共3页汪倩 
非裔美国人的历史被白人主流社会放逐到了边缘,历史书写沦为了权力运作的产物,过去因话语权而被肢解放入到所谓的历史架构中。通过探讨托尼·莫里森的《宠儿》中被释放的他者之声以及莫尼森聚焦奴隶生活的微观场面,进一步了解莫里森以...
关键词:《宠儿》 新历史主义 他者 微观角度 身份 
从弗洛伊德解读《呼啸山庄》中的人物形象
《青春岁月》2013年第15期40-42,39,共4页龙超 
《呼啸山庄》自19世纪出版以来一直就被评论家誉为一部经典之作。作者艾米莉·勃朗特在书中想大众展示了一副真实生动维多利亚时期的社会生活场景,而两位主角之间荡气回肠的爱情更为小说添上了精彩的一笔。因此,要想充分理解小说的写作...
关键词:《呼啸山庄》 弗洛伊德 精神分析 
蓝眼睛后的文化霸权
《剑南文学(经典教苑)(下)》2013年第8期81-82,共2页汪倩 
托尼·莫里森的《最蓝的眼睛》讲述了在白人主流文化压制下黑人审美价值观被异化的状况,其背后隐藏的是莫里森对白人主流文化殖民和文化霸权的理性批判。通过探讨小说中文化霸权给各类人群带来的影响,为重新审视美国社会大熔炉下的不和...
关键词:《最蓝的眼睛》 文化霸权 文化殖民 自我 
“美国梦”幻灭中的希望——《了不起的盖茨比》的文学伦理学解读
《北方文学(中)》2013年第6期69-70,共2页龙超 
《了不起的盖茨比》自出版以来就成为了讽刺“美国梦”破碎的代表作。本文将从文学伦理学的视角对小说进行重新解读,尝试说明小说作者想要表达的更进一步主旨是想为当时的社会规划出一幅新的伦理蓝图,并给人以希望,破碎的梦想中仍能...
关键词:美国梦 文学伦理学 伦理价值 
中外学者对德莱塞长篇小说的不同解读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67-68,共2页张淑芬 
西奥多·德莱塞的文风、措词、道德观、创作思想等是批评界争论不休的话题。本文结合近年来中外学者对德莱塞长篇小说从不同视角进行研究的成果,分析德莱塞作品的创作背景和艺术特色,对德莱塞的研究做一个回顾和展望。
关键词:德莱塞 艺术风格 创作背景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