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现代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储能材料与技术中心

作品数:4被引量:8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发文领域:电气工程理学一般工业技术水利工程更多>>
发文主题:负极电池氧还原反应复合材料更多>>
发文期刊:《科学通报》《无机化学学报》《物理》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4
视图:
排序:
为绿色能源赋能: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的发展与创新
《科学通报》2025年第9期1115-1117,共3页周豪慎 
电池由正极、负极和电解质等组成.基于正负极活性材料中化学能与电能的相互转换,电池可实现充电和放电过程中能量的储存与释放,被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产品、电动交通工具、可再生能源储存、电力系统调节、军事和航空航天等领域.随着全球...
关键词:动力电池 负极 消费电子产品 能量储存 
非质子型二氧化碳电化学还原路径与锂-二氧化碳电池
《科学通报》2025年第9期1164-1176,共13页刘忆雯 潘慧 何平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2YFB25021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2179059,22239002,92372201);江苏省科技厅重点研发项目(BE2020003);江苏省排放峰值和碳中和科技创新基金(BK20231512,BK20220034)资助。
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节能减排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同目标.二氧化碳(CO_(2))的还原不仅有助于构建可持续的碳循环体系,还能有效缓解温室效应.因此,CO_(2)还原被认为是实现“碳中和”的关键途径之一.近年来,质子型CO_(2)还原由于其...
关键词:二氧化碳还原 氧化还原路径 锂-二氧化碳电池 非质子型还原 
大规模储能钠离子电池新进展:富钛贫氧自生长保护层大幅提高层状锰基正极储钠性能被引量:1
《物理》2017年第10期687-689,共3页郭少华 周豪慎 
当今世界能源和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化石资源储量有限且带来一系列环境污染、温室效应、雾霾等问题迫使我们寻找新的能源体系。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潮汐能等具有天然的自我再生能力,但是这些新能源体系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和间隙性,...
关键词:电化学性能 钠离子电池 储能 保护层 正极 锰基 层状 生长 
水热合成二硫化钨/石墨烯复合材料及其氧还原性能被引量:7
《无机化学学报》2016年第4期633-640,共8页陈亚玲 宋力 郭虎 薛海荣 王涛 何平 何建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51372115);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PAPD)资助项目
以六氯化钨、硫代乙酰胺、氧化石墨烯为原料,采用一步水热法合成了二维的二硫化钨/石墨烯(WS_2/RGO)复合材料。水热合成的WS_2/RGO具有薄层的二维结构,且由于石墨烯的存在,WS_2以较少的层数形成薄片状生长在石墨烯的表面。尝试将这种非P...
关键词:水热法 二硫化钨 还原氧化石墨烯 燃料电池 氧还原反应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