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SBEIANA

作品数:7被引量:53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王彦平李义明张春晓宋凯王玲更多>>
相关机构:集美大学中国科学院湖南农业大学上海海洋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淡水渔业》《生物多样性》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福建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恩诺沙星及其代谢物环丙沙星在牛蛙体内的残留消除规律研究被引量:2
《淡水渔业》2024年第1期66-75,共10页董军 张思雨 房迪 苏泽辉 舒锐 雷小婷 胡鲲 
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项目(GJFP20230402);国家淡水水产种质资源库建设项目(FGRC:18537)。
为研究恩诺沙星及其代谢产物环丙沙星在牛蛙(Lithobates catesbeiana)体内药代动力学及分布,明确恩诺沙星在牛蛙体内的最大残留限量及休药期。本实验进行牛蛙单次口灌10%恩诺沙星粉混悬液(20 mg/kg·bw),在0.5、1、2、4、8、12、24、48...
关键词:恩诺沙星 牛蛙(Lithobates catesbeiana) 残留 休药期 
六种脂肪源对牛蛙(Lithobates catesbeiana)的诱食效果
《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年第4期289-297,共9页李心源 王玲 李瑶 李永树 鲁康乐 宋凯 李学山 张春晓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602172);福建省科技引导性项目(2017N0021)。
设计了牛蛙诱食迷宫装置,探究6种常见脂肪源对牛蛙的诱食效果。在未添加脂肪源的豆粕型饲料中分别外喷6%的淡水鱼油、海水鱼油、大豆油、棕榈油、鸡油和猪油制备的6种试验饲料。以摄食饲料颗粒的百分数、10 min内进入摄食区牛蛙的百分...
关键词:牛蛙 诱食 脂肪源 摄食迷宫 
豆粕替代鱼粉对牛蛙生长性能、消化酶活性和肠道健康的影响被引量:6
《淡水渔业》2019年第4期69-75,共7页丁李 王玲 鲁康乐 宋凯 张春晓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602172);福建省科技计划项目(2017N0021)
为探讨豆粕替代鱼粉对牛蛙(Rana catesbeiana)生长性能、表观消化率、消化酶活性和肠道健康的影响,以基础饲料为对照,豆粕替代基础饲料中50%和100%的鱼粉形成3种等氮等能的试验饲料,分别记为FM、B1和B2组,饲喂初始体重为(40±0.3)g的牛...
关键词:牛蛙(Rana catesbeiana) 豆粕 肠道健康 炎性因子 
饲料中胆汁酸添加水平对牛蛙肝脏化学组成、抗氧化和代谢酶活力的影响被引量:9
《淡水渔业》2016年第1期66-72,共7页胡田恩 王玲 张春晓 宋凯 曲玲 李金宝 
福建省高校优秀人才支持计划(JA11145);山东龙昌动物保健品有限公司资助项目(S513065)
试验将144只(初始质量75.01 g±4.23 g)牛蛙(Rana catesbeiana)随机分在12个玻璃水族缸中,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牛蛙。分别向每千克基础饲料中添加0、100、200和300 mg胆汁酸,配制成4种等氮等能的试验饲料。试验期8周。结果表明:1)...
关键词:牛蛙(Rana catesbeiana) 胆汁酸 肝脏 抗氧化 
牛蛙腹水病病原鉴定和药敏试验被引量:14
《淡水渔业》2013年第1期50-54,共5页于喆 肖克宇 钟蕾 刘巧林 谭情 江辉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7BAD87B11)
从患病牛蛙(Rana catesbeiana)肝脏、四肢、腹水等组织划线分离,共获得3株菌,通过对菌落形态观察、革兰氏染色镜检及生理生化鉴定,确认其理化性质一致,均为洛菲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lwoffi)。采取腹部注射和浸泡两种不同方式人工感...
关键词:牛蛙(Rana catesbeiana) 腹水病 病原鉴定 洛菲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lwoffi) 药敏试验 
舟山群岛变态后牛蛙的食性研究被引量:5
《生物多样性》2006年第5期363-371,共9页王彦平 王一华 陆萍 张方 李义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270264);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KSCX3-IOZ-02;KSCX2-SW-118)
牛蛙(Ranacatesbeiana)是极其危险的外来入侵种,对当地生物类群的捕食是其主要的危害机制,但目前有关其食性的研究均只局限于一个研究地点。为了全面评估牛蛙对当地生物类群的捕食影响,2005年6月30日至8月11日期间,作者采用洗胃法对舟...
关键词:RANA CATESBEIANA 食性 胃容物 外来种 
浙江东部牛蛙的自然种群及潜在危害被引量:19
《生物多样性》2004年第4期441-446,共6页武正军 王彦平 李义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 3 0 2 70 2 64 );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 (KSCX3 IOZ 0 2 ;KSCX2 SW 118)
牛蛙 (Ranacatesbeiana)的入侵已成为一些本地两栖类种群数量下降或灭绝的主要因素之一。 195 9年牛蛙被引入中国大陆 ,但直到 1990年才开始在国内大范围饲养。牛蛙的自然种群在国内一直未见报道。我们于 2 0 0 3年 9- 11月调查了浙江...
关键词:RANA CATESBEIANA 分布 食性 生境 生物入侵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