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议之诉

作品数:660被引量:1213H指数:2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刘学在王毓莹王明华肖建国张卫平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政法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吉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中国法学会部级法学研究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法制与社会(旬刊)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股东出资加速到期司法适用问题评析——以执行异议之诉案为视角
《法制与社会(旬刊)》2020年第17期67-68,共2页王瑛 
2013年修订的《公司法》将公司资本制度由实缴登记制改为认缴登记制后,降低了公司准入门槛,强化了股东意思自治,但其弊端也日益显现,可能损害债权人的利益,不利于交易的稳定和安全。因此如何维护交易安全,保障债权人利益亟待破解;如何...
关键词:股东出资 加速到期 执行异议 
浅议执行异议之诉的举证责任分配
《法制与社会(旬刊)》2020年第14期100-101,共2页林旺 
证明责任作为民事诉讼的脊梁,贯穿于诉讼程序的始终,而将证明责任合理地分配,能够充分体现司法的公正。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中明确了证明责任分配原则及相应规...
关键词:执行异议 证明责任 分配规划 
涉夫妻共同债务纠纷执行异议之诉审判实务问题研究
《法制与社会(旬刊)》2020年第4期58-59,共2页王春丽 
近段时间以来,申请执行夫妻共同财产或非债务方伴侣个体财产引起的涉夫妻共同债务案件大有抬头之势。该种类的案件引发了申请执行人债务与被执行人伴侣物权等价值纠纷。涉及夫妻共同债务界定这个婚姻法与合约法的交界现象已经成为当下...
关键词:夫妻 共有财产 执行审理 审判实务 
民事执行救济兼论第三人执行异议之诉的悖论与困境分析
《法制与社会(旬刊)》2020年第1期80-81,共2页赵伟 
长期以来,民事执行救济有关内容的制定是一个难题,国内针对民事诉讼法的内容作出数次修订,与执行救济相关内容也处于连续扩充状态中,但所建设的执行救济制度尚不完善,尚未能从程序法的基本规则与精神层面上去认识与界定执行救济。近些年...
关键词:民事 执行救济兼论 第三人执行异议 
执行异议之诉案件裁判思路与操作研究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9年第36期99-100,共2页张涛 
执行异议之诉主要指案外人与当事人对案件执行存有异议,请求法院对争议进行解决而引发的诉讼。通常来讲执行法律内容复杂,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状况难免发生,因此执行之诉作为执行救济的特殊手段,是我国法律乃至世界法律体系难以替代的重...
关键词:执行异议之诉 裁决困境 裁判思路 
浅谈离婚协议中不动产分割约定能否对抗基于债权的执行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9年第33期62-63,共2页季春玲 耿宇萌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夫妻双方协议离婚中涉及对于房产类共同财产的处理也越来越多。在此社会背景下,因协议离婚而约定房产归属于某一方所有、后来却因为种种原因未能过户、因而致使第三方债权人与原夫妻中的某一方发生执行异议之诉...
关键词:协议离婚 不动产分割 执行异议之诉 夫妻财产契约 
建设工程相关权利在执行异议与异议之诉程序中的操作指引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9年第23期106-108,共3页杨广大 
建设工程相关权利在执行程序中往往体现出标的额巨大、权利类型复杂、利害关系方众多等特点,对执行工作影响较大。江苏高院近年来连续发布有关执行异议与异议之诉的司法文件,众多条文涉及到建设工程相关权利如何在执行异议与异议之诉程...
关键词:建设工程 权利类型 执行异议 异议之诉 程序冲突 
我国执行异议之诉制度的缺陷与完善探讨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9年第6期99-100,共2页卢钰霖 
执行异议之诉是执行救济的一种形式,在当事人与案外第三人对实体权利有观点上的矛盾和争议时,需要采取执行异议之诉制度进行当事人或案外人正当权利的维护。在法律执行过程中,处理流程较为繁多复杂,有可能在某一处理环节涉及到对相关人...
关键词:执行异议之诉 执行救济 法律执行 
执行异议之诉和确权之诉关系之完善被引量:1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9年第3期12-14,共3页郑显华 
执行异议之诉制度是2007年我国《民事诉讼法》首次修订时确立的一项诉讼制度,在民事执行阶段保障被执行标的物权利人的合法权益具有重要的程序价值,但是,该项制度在实践中并不完善。本文从作者代理的一起真实案件出发,通过分析执行异议...
关键词:执行异议之诉 权利冲突 诉讼主体 
原始取得还是登记生效——执行异议之诉中合作开发房产的物权权属认定被引量:2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8年第26期84-85,共2页高艺可 常航 
原始取得和办理物权变更登记都是取得不动产物权的方式。在合作开发房地产的合作模式中,如果合作各方没有成立项目公司,直接以项目合作制进行开发,建设、规划等审批手续往往办理在提供土地使用权一方当事人的名下,提供资金的一方可否以...
关键词:合作开发 物权归属 司法认定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