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议之诉

作品数:660被引量:1213H指数:2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刘学在王毓莹王明华肖建国张卫平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政法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吉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中国法学会部级法学研究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民事程序法研究x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论案外人异议之诉的定位、构成和特色——以诉讼标的论为视角
《民事程序法研究》2020年第1期-,共12页宋史超 
最高人民法院2019年“人民法院执行工作长效机制研究”课题(ZGFYZDKT2019-01)的阶段性成果
讨论案外人异议之诉的基本工具是诉讼标的理论,目前学界对案外人异议之诉的讨论只有问题意识而没有理论意识。德日法系异议之诉通说认为是形成之诉,其根基在于执行行为公法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
关键词:执行异议之诉 诉讼标的 形成之诉 确权请求 
为案外人异议制度辩护——以金钱债权执行为中心被引量:1
《民事程序法研究》2019年第2期-,共26页黄忠顺 
河南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裁判文书公开中的利益平衡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015BFX027)最终成果之一
在《民事强制执行法》的起草过程中,学者普遍以域外立法通例为由,主张废除案外人异议制度。但是,实际情况是各个法域均存在案外人异议制度或与之相似的制度安排,既有比较法研究武断得出的结论具有误导性。"债权人中心主义"的执行程序观...
关键词:案外人异议 案外人异议之诉 债权人中心主义 许可执行之诉 另案确权之诉 
再探代位执行程序的理论基础——从代位执行的执行依据及其正当性展开被引量:4
《民事程序法研究》2017年第2期95-108,共14页刘文勇 
代位执行虽以债务人的债权为执行标的,但其又指向的是第三人的责任财产。代位执行程序的目标主要在于提高执行效率、迅速实现债权人权利的,这是其具有正当性基础的重要支撑。此外,代位执行程序的正当性也来源于第三人相应的程序保障和...
关键词:代位执行 执行依据 异议之诉 代位权诉讼 收取诉讼 
论民事上诉审诉讼外和解协议的效力被引量:1
《民事程序法研究》2017年第2期109-135,共27页熊婕 
我国两审终审的审级制度加之任何诉讼阶段皆允许当事人因达成和解而撤诉的制度安排为诉外和解协议与一审判决的并存提供了可能。这种并存局面本身并不会阻碍当事人权利的实现,而是经过了审判阶段的潜伏期后,到了执行阶段才会将矛盾凸显...
关键词:诉讼外和解协议 民事上诉审 效力强化 债务人异议之诉 
既判力作用范围的相对性:法理依据与制度现状被引量:1
《民事程序法研究》2015年第2期204-220,共17页林剑锋 
一、既判力作用范围相对性的含义既判力是判决一经确定就不允许当事人再行争执的确定力,正是这种判决效力的存在,才使纠纷或事项"既决"的法律意义获得载体,进而使司法活动具有形成和维系社会秩序、使社会生活圆满运行的作用。就这个意...
关键词:既判力 执行异议之诉 民事诉讼法 诉讼标的 判决效力 司法裁判 相对性原则 诉讼体制 程序保障 诉讼请求 
为新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点赞
《民事程序法研究》2015年第1期1-5,共5页张卫平 
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在实务界和学术界急切的期盼中出台了。2015年2月4月,最高人民法院正式公布了关于《民事诉讼法》的司法解释。该司法解释共552条,远多于《民事诉讼法》的284条。虽然是司法解释,但这些解释实际上对民事诉讼的适用同...
关键词:民事诉讼法 司法解释 立法体制 民事诉讼理论 诉讼请求 诉讼标的 级别管辖 解释性 执行异议之诉  
案外第三人权益保护:德国制度与理论——兼论我国第三人撤销诉讼被引量:1
《民事程序法研究》2014年第1期108-126,共19页任重 
与我国民事诉讼不同,德国民事诉讼法至今未确立第三人撤销判决制度。通过既判力主体相对性规定、在执行过程中的"执行内"和"执行外"救济措施以及另行起诉制度,德国民事诉讼法构建起相对完善的案外第三人权益保障体系,因此德国并没有引...
关键词:第三人撤销判决 虚假诉讼 既判力主体相对性 第三人异议之诉 物权变动 
我国执行异议之诉的历史考察及其完善——以《民事诉讼法》第204条为中心被引量:1
《民事程序法研究》2010年第1期109-123,共15页周湖勇 
福建省教育厅2009年度立项科研项目:《我国执行救济制度的完善》(项目编号为JBS09198)
国内外学者一般把民事强制执行救济分为一般民事强制执行救济和特殊民事强制执行救济两类,前者指在一般情形下的救济方法,后者指对于特殊事件所设的特别救济方法。民事强制执行救济一般是前者。
关键词:执行异议之诉 民事诉讼法 案外人 审判监督程序 强制执行 债务人异议 执行裁判 第三人异议 申请执行 
民事判决的标准时与既判力的时间范围被引量:3
《民事程序法研究》2007年第1期90-100,共11页林剑锋 
生效判决之所以被赋予纠纷解决的终局性确定力既判力,其最根本的考量在于防止当事人再度对既决事项发生争执。而对于在后诉中出现的另一个纠纷是否与前诉的既决事项相同的认定,一般都需要从客体、主体以及时间三个层面来加以判断,而这...
关键词:既判力 民事判决 时间范围 生效判决 民事法律关系 执行异议之诉 终局性 程序保障 诉讼标的 纠纷解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