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锭

作品数:594被引量:282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经济管理更多>>
相关作者:柏小平叶建华薛松柏马春华叶铁更多>>
相关机构:洛阳理工学院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宏达新材料发展有限公司耒阳市诚松有色金属再生有限公司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西安社会科学规划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安徽钱币x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望江县发现西宁府银锭
《安徽钱币》2010年第2期36-36,共1页宋康年 
前不久,我县一位钱币爱好者在农村发现并收藏到一件西宁府董鹏九铭款银锭(图见封2)。该银锭呈腰子形,两端稍宽,呈椭圆形,面平板,底稍小,长50mm,宽30m,重约100g,成色甚好,呈银白色,底部有细小的蜂窝状,锭面上镌刻长方形凹...
关键词:银锭 西宁 望江县 爱好者 长方形 农村 
清代四川地丁、津贴、捐输银锭和税票探讨被引量:2
《安徽钱币》2009年第4期45-49,F0003,共6页文汉宇 
清代后期的赋税制度极其复杂,由于西方列强屡次入侵及鸦片战争失败,清政府被迫支付巨额战争赔款,兼之太平天国起义动摇了清政权根基,造成清廷国库空虚,咸丰朝以后开始大肆开征新税,横征暴敛于民。
关键词:清代后期 四川 津贴 税票 银锭 太平天国起义 赋税制度 鸦片战争 
从望江出土宣统银锭看我国古代银两货币制度的发展与演变被引量:1
《安徽钱币》2009年第3期10-10,F0002,共2页宋康年 
2009年暮春三月,江南草长之际,安徽望江县郊区一座清代墓葬出土一件宣统年间铸造的银锭。该银锭,形制硕大,呈船形,重约五十两,上面阴刻有两行铭文:“宣统年月”和“省号纾富润”字样,底部有“蜂窝”,灰白色,应为真品无疑(图...
关键词:货币制度 银锭 出土 演变 银两 古代 望江县 墓葬 
清代广西临全银锭考略被引量:1
《安徽钱币》2009年第2期24-25,I0003,共3页徐国洪 
清代广西食盐大部分来自广东,而盐税收入又是清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顺治时,广西推行的盐法是一种官督商销制。康熙年间,改行计口配卖之法,到雍正时又改为官运官销。乾隆时,即将官运官销逐步改为招商承办。乾隆三十二年,...
关键词:广西 清代 银锭 财政收入 康熙年间 市场流通 食盐 清政府 
清代安徽太湖县五十两银锭
《安徽钱币》2006年第3期F0004-F0004,共1页
清代太湖县五十两银锭
《安徽钱币》2006年第3期6-6,共1页陶治政 陶治力 
中国用银作货币的历史由来已久,将白银按一定形状和重量铸造成的块状物,通常称之为银锭。清代是中国银锭铸造和发展的鼎盛时期,当时赋税均征收白银,政府支出及民问各地相互问的交易,也以银为主要货币,因此对银两的需用量很大。清...
关键词:太湖县 银锭 清代 鼎盛时期 政府支出 迅速发展 工艺流程 形式多样 铸造 清政府 
安徽“韩鼎昌”银锭考
《安徽钱币》2003年第3期16-16,共1页陈鸿志 
关键词:安徽 “韩鼎昌” 银锭 形制 
鄂豫皖“苏维埃银行”硬币的铸造及启示
《安徽钱币》2002年第4期12-14,共3页董传和 戴启斌 
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鄂豫皖革命根据地苏维埃政府为了统一金融,便利贸易,发展生产,支持革命战争,分别在当时的湖北黄安(今红安)县七里坪,河南赤城(今商城)县,安徽金寨县建立了苏维埃银行。苏维埃银行在战斗频繁,物资奇缺,人才...
关键词:苏维埃政府 银锭 铜币 革命根据地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银元 情况 发行 支持 硬币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